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无论简单商品生产还是资本主义生产,都是如此。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实中表现为劳动者的就业时间,即现役劳动者的劳动时间。
在简单商品生产中,通常没有失业,劳动者都在就业,都是現役劳动者,商品价值和价格由全部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决定。这些劳动时间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商品价值由现役劳动者劳动时间决定,而商品价格(商品生产价格)由具有劳动能力的全体劳动者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其中就包括了虚拟的失业人员的劳动时间。这个虚拟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形成虚假的社会价值——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以利润,地租,利息等等形式存在。
社会劳动的剩余价值应该属于失业者,但是却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
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一个社会,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必须就业,就业既是社会公民的义务也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在经济上表现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在简单商品生产方式下并不是问题,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失业却成为常态,构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资本家对社会劳动剩余价值的占有,表现为对现役劳动者(雇佣劳动)的剝削。而事情的本质是,一切食利者对全体劳动者的剝削。因为今天的现役劳动者可能在明天就是失业劳动者。
资本家之间竞争必然扩大投资,而扩大投资的结果是增加就业劳动者,减少失业劳动者,这意味着资本家减少了对全体劳动者的剥削。如果资本家将全部利润都用来投资,则资本家和剝削也就不存在了。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规定,隐含了一个前提,就是劳动者全部都是就业的,社会不存在失业。
在第三卷中,由于失业劳动者的存在,就业劳动者的劳动力价值和价格还是由现役劳动決定,但是商品价格不再由現役劳动者的劳动决定,而是由全体劳动者的必要劳动决定。现役劳动者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转化为全体劳动者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现役劳动者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转化为由全体劳动者(包括失业的劳动者)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包括虚拟的失业者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生产价格。这就是转形问题。
对于这种情况,有一种通俗的说法,商品价格取决于钱袋的数目。钱袋之少表现为商品价格之高。实质是失业的人多,就业的人少,物价相对提高,劳动者(包括失业人员)生活水平下降。经济表现为滞漲,解决的权宜之计是减少积累,扩大投资。
结论: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剩余价值由虚拟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虚拟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形成的价值是虚假的社会价值,并以利润、地租、利息等等形式存在。由虚拟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剩余价值转化的资本,同样具有虚拟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