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你不懂得别人的理论,就是不了解。
在《重新认识价值规律(道)——的三个层次》
说的是客观系统之间价值形式的三个层次,即以个人的本我和自我价值作为参照系;以社会的生物性和社会意识价值作为参照系;以自然物(客观系统)自身的反馈机制性和信息作为参照系;
但从个人的价值入手分析,可以也分为三个层次:本我价值、超我价值、宇我价值,三者与自我意识的关系。可以参考:
[其他探讨] 从空间的角度分析自我、客我、真我之间的数学关系 [复制链接]
阅读了有关于“我”的理论,从佛学、道学到现代的西方心理学,没有一个理论的描述是对于“我”这个概念更加让自己感到满意的,因此,我觉得自己有理由承担起这个责任来将它们进行更加科学的细化、分析,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在下面将对于“我”这个概念进行分解,它们分别从空间的角度分析是:自我、客我(本我、超我、宇我)、真我、妄我、假我,关于从时间的角度分析的“我”正在整理之中。注意:这里我不做似是而非的概念描述解说,而是重在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区别,主要是从数学逻辑方面,因为,我发现许多人孤立的形而上的似是而非的概念描述往往并不能把一个概念描述清楚,相反,是越描述越模糊,说了等于没有说,因此,往往陷入神秘主义之中,事实上,一门实用的理论不在于故弄玄虚而是至于明确是非,近年来哲学的科学化已经成为趋势,而科学化的主要关键就是概念的数学化分析和概念之间的数学化关系的明确,让那些含糊不清的、故弄玄虚的学说和理论见鬼去吧!
下面开始分析
㈠、“生理的我”即生理上的客我(本我——客我的原始层次)。
是“我”肉体(生理上本能的需要)派生出来的潜意识的“我”( 弗洛伊德称之为“本我”)。是所有“我”的根本,可以说没有这个本我就没有“社会的我”甚至“宇宙的我”, “社会的我”甚至“宇宙的我”都是“生理的我”的扩充扩展开来的体现,越往后面就是越来越大的“我”。所以,这些被放大化的“我”与本我相比是相对比较“虚”的“我”,而“生理的我”则是是相对比较“实”的“我”,可以说没有“生理的我”对于“我”来说一切都是等于零,也就是说不仅仅没有“社会的我”、 “宇宙的我”甚至有没有了“自我”更加不要谈论“真我”。
是以“我”自身的生理需要作为价值对象的立场去实现本能内驱的目的,“生理的我”肉体上的本能需要是客观存在的,不因为心理上的自我意识感觉不感觉得到而肯定与否定它的存在,比如,“我”先天到现在事实上就是一个因为胰岛素绝对不足而血糖过高患有糖尿病的人,直到今天现在这个时候因为拿到医院检查的结果,才知道承认这个事实,可是,由于“我”出生之后与拿到检查的结果之间的时间中自我意识感觉不到,所以,“我”这段时间心理上的“自我”没有意识到“生理的我”是一个患有糖尿病的人,甚至认为自己不是或者没患有糖尿病,站在一个已经知道“生理的我”是一个患有糖尿病的人(作为第三者的医生与拿到检查的结果之后的“我”)的角度来说,“我”之前是一个因为血糖过高而患有糖尿病的人这个事实,是不会因为的拿到检查的结果之前的“我”心理上的“自我”意识认识到与否而存在或者不存在的。“生理的我”主要是由先天的生理上基因的DNA程序和身体的各种对于神经系统具有深刻影响作用的激素的内分泌状态等等决定,所以说它是由生理上本能的需要内驱的,但是,随着人类对于科学技术尤其是基因技术和激素的内分泌状态的可控性技术的发展的完善,这种“后天” 的技术“先天”状态 的影响分量也好日益加强;
㈡、“社会的我” 即社会上的客我(超我——客我的社会层次)。
是“我”在社会上的社会角色、社会道德法律等等需要而派生或者生化出来的“我”(弗洛伊德称之为“超我”); 是以“我”作为一个社会身份的人的客观需要作为满足对象的立场去实现价值目的,“社会的我” 在社会上的需要也是客观存在的,不因为心理上的自我意识感觉不感觉得到而肯定与否定它的存在,比如,“我”是一个企业的老总,每一天为了把自己企业的商品销售出去,都必须用车运输到市场上去销售,“我”的企业由于没有购买汽车而必须出钱请别人的汽车给自己的企业运输到市场上去销售,去年一年下来仅仅运输费用就花了15万元,可是,今天,“我”作一个比较科学的计算,原来发现“我”如果去年自己的企业购买汽车运输的话,包括购买一辆寿命还可以用5年左右的二手货车,包括雇用司机与购买汽车保险、汽油费用、汽车保养等等总共也就10万,除了可以节约5万元,这辆二手货车的寿命还可以剩余4年左右,请问,作为一个企业的老总,我是不是去年确实应该作出后面一种决策而不应该作出前面一种决策呢?可见,“社会的我”的需要和价值配置的合理与否也是有其客观依据的,它也是绝不仅仅是一种自我意识认识到与否而存在或者不存在的!以上的分析是从 “我” 的社会事业方面讨论这个社会角色的“我”,但是,这个“我”只是形形色色的不同社会角色之中的其中一个,并不能代表所有“社会的我”,因此,我们如何一个人在社会之中都在扮演着不同“社会的我”,比如,一个人在他的老婆面前是一个丈夫,在他的孩子面前是一个父亲,在他的父母面前是一个是一个儿子,在他的兄弟姐妹面前是一个兄弟,在他的上司面前是一个下属,在他的下属面前是一个上司。。。。。。层层叠叠的社会关系网使这个人受到自己在不同人面前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制约。可见,做人是多么的不容易。
㈢、“宇宙的我”即宇宙之中的客观的我。
当“我”作为以宇宙之中的立场作为价值观察对象的“客我”时,“我”已经不再仅仅是把“我”看作为一个生理上个体的“人”也不再仅仅是社会的“超我”,而是作为更加广泛的宇宙时空之中的一份子, 是宇宙不可分割的一个子系统,是以这个超越生理上个体的“人”也超越社会的“超我” ,用宇宙当作为自身价值关系事件发生过程的参照系,考察本我与宇宙之中的其他系统之间的关系,于是一种站在更加高层次、高境界来观照、反省观察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产生了。当观察者作为一个摆脱了此时此刻的本我的生理和自我的心理的执着,进入一种 “忘我”、“无我”的境界,“我”即是“物”,“物”即是“我”,以天人合一价值立场出发泛化为宇宙立场的“客我”观察自身与宇宙之间的价值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摆脱这种执着于单一角度和视野的分析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和视野来分析人与社会甚至一切宇宙事物之间的客观价值关系问题,不会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而“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最后居然,“不识庐山真面目”。这体现了事物价值的相对性和相对性原理。
老子说: “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而我这种“宇宙客我观”是“以身观身,以家观身,以乡观身,以邦观身,以天下观身。”的观照、反省观察自身的方法。“我”本来就是这个大宇宙之中的小宇宙,大系统之中的子(小)系统。
一个人的思想可以“跳出三界来,不在五行中”,实现心的自由,神的自在。从而能够摆脱这种“自我的执着心”。但是,“我身”这个本我却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是难以逾越自身所处的环境而难以违背大环境的价值发展趋势的。层层叠叠的社会价值、自然价值关系网使“我”受到自己在不同人面前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制约,以及受到自身与自然之间的价值规律的种种限制,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一个人在娘胎里被生出来之前,其实许许多多的迎接着他们的各种各样的价值关系网,其实早就已经形成了,是一个人的身体难以违背的客观存在,“我”之所以是“我”,而不是别人,是因为“我”的生理上的DNA结构和生理上的其它人体系统结构尤其是神经中枢系统以及所处的环境价值关系系统结构所造就了此刻的“我”,如果说有一个人与“我”的DNA结构和生理上的其它人体系统结构尤其是神经中枢系统以及所处的环境价值关系系统结构等等完全一样,那么,那个人肯定是“我”自身。事实上,这就是“命”!
可见,宇我就是“我”作为浩瀚宇宙系统某个层次某个类别的一个物种之中一个成员所扮演的那个角色,是宇宙网络之中的一个网结的功能角色,是从最高层次的宇宙角度来进行定位的那个事实存在的“我”。这个概念表达的是客观个体“我”与宇宙系统的关系,是宇宙系统之中的一分子,同时这个分子元素也反作用来影响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甚至宇宙环境,一个人的关键性作用有时候的确可以引起类似于蝴蝶效应一样的效果,比如:一名隶属塞尔维亚的恐怖组织“黑手社”的波斯尼亚学生引起的“萨拉热窝事件”就是一个例子:”在1914年6月28日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发生,此日为塞尔维亚之国庆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Archduke Franz Ferdinand)夫妇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一名隶属塞尔维亚的恐怖组织“黑手社”的波斯尼亚学生)枪杀。这次事件使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这次世界大战同时也引起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现代科技的发展如果再发生世界大战,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将会更加大,未来人类甚至可能移民外星球了,那么发生的将会是导致星球大战,这些虽然是一种联系,但不能不否定有这个宇我的作用存在,只不过现代大家还可能没有看到人类的生产力与破坏力强大到能够举足轻重影响宇宙自然的效果,不过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人类的生产力与破坏力将会越来越强。所以,我提出宇我即是要从宇宙的层次和立场出发定位主体自己,明白自身不仅仅是以个人孤立的自己、也不仅仅是以自己身处的社会系统,而是以宇宙系统之中的一分子而存在。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哲学版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from^^uid=717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