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有机构成是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的资本价值构成。马克思认为资本有机构成随着技术的进步增加,随着资本有机构成越来越高,平均利润率呈现降低的趋势。日本经济学家置盐信雄提出了置盐定理,认为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有助于提高平均利润率。
学界对于资本有机构成和平均利润率的关系,存在较大的争议,但是对于剩余价值率和平均利润率的关系是一致的,都认为较高的剩余价值率有助于提高平均利润率。关键问题在于,资本有机构成是如何与剩余价值率一起,共同决定平均利润率的。
剩余价值率越高,平均利润率越高,比较容易理解。重工业负责生产资料,轻工业负责生活资料。一个劳动者在自己的劳动时间中,为自己保留的部分越少,为社会贡献的部分越多,资本的增长自然也就越多,这意味着需要一个较高的平均利润率去推动。可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平均利润率并不见得降低。我们下面做个证明:
资本有机构成=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其中不变资本是存量,可变资本是流量,可以定义为1年的流量,这样资本有机构成就是全部资本的存量除以当年的可变资本。全部是资本就是全部的剩余价值,它是由历年的剩余价值积累而成的,积累的年限就是静态投资回收期,达成静态投资回收期,资本翻一番。
假设重工业是1,轻工业是x,均指流量。资本有机构成就是(1÷x)×(1+x)×a,其中(1÷x)指剩余价值率,a是指工程建设周期,一般是常量。重工业和轻工业都用设备代表,这样x就是轻工业相对于重工业的设备的倍数,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数学公式:y=(1÷x)×(1+x)×a。
这是一个双曲线方程,y越小,x越大。即资本有机构成y越小,x越大,(1+x)越大;1+x越大,(1+x)×a越大。(1+x)×a就是静态投资回收期。这说明资本有机构成越小,静态投资回收期就越大;而静态投资回收期越大,平均利润率就越小。
推理证明了:资本有机构成越小,平均利润率越小;资本有机构成越大,平均利润率就越大。可见,马克思关于资本有机构成越大,平均利润率越小的判断,其实是错误的。
19世纪,平均利润率越来越小,这个现象是存在的,它和a,也就是工程建设周期变长有关。至于是不是和资本有机构成有关,很难讲,毕竟没有人真的算过这个东西。总之,资本有机构成越高,平均利润率一定越高,而不是相反。
另外一方面,要算资本有机构成,就要算剩余价值,但是剩余价值这个东西,只能看利润。我们看到的利润,是价格的组成部分,但是现实中,并不是所有的剩余价值都能形成利润,有一部分剩余价值是用来降价的,不一定能看到。用看到的利润算剩余价值,本身就是不准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