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二寅的“新宏观主义”是近年来由中国学者提出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旨在重新解释经济周期、债务危机和货币机制的根源,并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其核心思想围绕“货币循环主导实物循环”展开,强调传统经济学忽视的债务累积与货币性质转变问题。以下从理论基础、核心框架、政策主张及批判反思四个维度系统阐述:
### 一、**理论基础:对传统经济学的批判与融合**
1. **对主流范式的批判**
- **货币非中性**:认为新古典经济学的“货币长期中性”假设错误,指出债务性货币在长期会通过储蓄衍生债务,引发通缩和危机。
- **GDP主义的缺陷**:批评GDP核算(尤其是生产法)忽视债务累积,将未变现库存计入GDP,导致“无效GDP”与债务危机。
- **凯恩斯与货币主义的局限**:凯恩斯刺激政策仅转移债务而非消除;弗里德曼货币数量论未解决债务刚性,量化宽松只能延迟危机。
2. **思想渊源**
融合马克思的“价值实现矛盾”、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结合控制论系统思维,形成“实物循环-货币循环”二元分析框架。
### 二、**核心理论框架**
1. **实物循环与货币循环的分离**
- **实物循环递增**:技术进步使产出效率提升,实物利润(使用价值)增长。
- **货币循环递减**:央行主导的外生货币制度下,企业投资依赖债务;储蓄提取法定准备金(D)后,货币流量随产业层级逐级衰减,公式化为:
**月度GDP = M × (1 - S×D)^(N-1)**
其中M为基础货币,S为储蓄率,N为月度序数。该公式可以量化货币流量衰减与债务累积过程。
2. **债务长周期与明斯基时刻的必然性**
- **宏观投资必然亏损**:企业总收入仅来自工资(顶级产业贷款的一部分),但需覆盖全部成本+利息,导致系统性亏损。
- **债务拉动机制**:为弥补亏损,企业借新还旧,债务率(分子)增速超越GDP(分母),最终触发资产负债表崩溃(明斯基时刻)。
- **滞胀成因**:债务压迫下企业减产保价,形成“供给减少+物价上涨”的滞胀。
3. **产业树模型与最终需求重构**
- **产业树模型**:将经济分为顶级(资本品)、中间级(加工)、初级(原材料)产业。顶级产业货币投入通过工资和利润向下分配,但储蓄漏出使回流顶层的货币流量不足并累积债务。
- **投资需求非最终需求**:资本品(如机械设备)是中间需求,需通过消费实现价值;现代经济中**唯一最终需求是消费**,而储蓄对应库存积压。
---
### 三、**解决方案:储备需求与制度重构**
1. **储备需求作为第二大最终需求**
- **初级形式**:消费需求(如食品、能源储备),应对短期冲击(如疫情暴露的口罩、疫苗短缺)。
- **高级形式**:发展需求(如重大专利、荒漠治理、公共数据库),由央行以**非债务货币**购买并免费开放,既消化过剩商品,又积累社会财富。
2. **货币与财政制度变革**
- **央行职能改造**:停止购买国债/金融债,转向购买公共品(如环保项目、科技专利),切断债务货币化链条。
- **建立国家储备系统**:由发改委统筹,覆盖能源、粮食、知识产权等,实施“高抛低吸”稳定市场。
- **废除外汇占款制度**:以储备需求替代外汇储备作为货币锚,避免特里芬悖论。
---
### 四、**对传统经济理论的颠覆性观点**
1. **节俭悖论新解**
个体储蓄致富,但整体储蓄导致需求萎缩,因储蓄对应的库存无货币购买匹配。
2. **经济周期根源**
周期非外生冲击结果,而是货币制度内生的债务累积与价值实现断裂。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储备需求方案可融合市场效率与公益补偿,体现“市场经济为基础、公益经济为补充”的二元结构。
### 五、**理论价值与局限**
- **价值**:
首次量化债务长周期(月度GDP公式),为明斯基时刻提供数学模型;将公共品纳入需求框架,呼应现代经济安全需求(如疫情储备)。
- **争议点**:
央行购买公共品的可行性可能引发财政主导担忧;储备需求定价与分配机制需进一步细化。
**新宏观主义与传统周期理论对比**
| **维度** | **新宏观主义** | **传统理论(如新古典/凯恩斯)** |
|------------------|---------------------------------------------|----------------------------------------|
| **周期根源** | 货币制度内生的债务累积 | 外生冲击或心理预期波动 |
| **货币角色** | 非中性,长期导致债务危机 | 短期非中性,长期中性 |
| **解决方案** | 储备需求+央行购买公共品 | 财政刺激/货币宽松 |
| **GDP核算批判** | 生产法GDP掩盖债务,主张收入法(现金流向) | 三法等效,关注实际GDP增长 |
张二寅的理论体系直面“债务压倒增长”的现代经济困境,其核心贡献在于揭示**债务长周期的数理机制**,并提出以**储备需求**重构货币循环的破局路径。尽管操作细节待完善,但为理解经济危机、设计可持续增长制度提供了颠覆性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