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劳动经济学
1566 9
2012-10-06
    如何加快收入分配改革步伐?相关部门虽然早已着手推动这方面的工作,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改革的步伐显然过于迟缓,问题似乎正变得越来越棘手。

  收入分配改革是一场艰苦的攻坚战


   2012年09月24日14:12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推动收入分配改革早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无论是从缩小贫富差距,让老百姓分享到更多改革开放的成果,以此促进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高度,亦或是从激活内需,推动中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的现实考虑,还是从兑现“十二五”规划中“两提高”的承诺(即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等等角度来说,加快收入分配的改革步伐已没有任何借口或退路。】

        如何加快收入分配改革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相关部门虽然早已着手推动这方面的工作,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改革的步伐显然过于迟缓,问题似乎正变得越来越棘手。

        日前发布的中国首部《社会管理蓝皮书——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社会首当其冲的风险点是,贫富差距正在进一步扩大,逼近社会容忍线。财富的马太效应以及资本与土地、资源之间的互相拉升,使得“有钱的越来越有钱,没钱的越来越没钱”。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属的劳动工资研究所近日发布的一份中国薪酬发展报告,则从另外一个角度揭示了问题的严重性。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居民收入增长远远低于财政收入和企业收入增长,使得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不升反降。这难免让人担忧,居民收入增速的放缓,是否会进一步加剧贫富差距的扩大?

        而更为棘手的是,在国内外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从企业层面大幅提高员工工资的增长路径,显然不太现实。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逐渐凸显,此前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人口红利正在减弱,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正在大幅上升。这就带来一对矛盾:面临市场需求的减弱和成本的上升,企业要想生存下去就可能在降低员工工资层面打主意,而降低工资又有可能导致优秀人才的流失,进一步削弱企业竞争力。降与不降?如何在这两者之间达成平衡,对企业管理者来说,委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但是,推动收入分配改革早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无论是从缩小贫富差距,让老百姓分享到更多改革开放的成果,以此促进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高度,亦或是从激活内需,推动中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的现实考虑,还是从兑现“十二五”规划中“两提高”的承诺(即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等等角度来说,加快收入分配的改革步伐已没有任何借口或退路

        那么,在各方利益博弈下不断推延的收入分配改革,又该从哪进行突破呢?这显然牵涉到“财富蛋糕”重新切割与分配的问题,势必要打破既得利益群体的固有利益格局。而这个利益格局包括了劳资关系、土地资源产权、垄断行业壁垒、个税体制、国资红利问题等诸多深层次体制性障碍,收入分配改革推行缓慢的最重大的阻力也在于此。这就决定了收入分配改革绝对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攻坚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

        我们认为,要想推动收入分配改革有实质性的进展,着力点仍然必须放在“改革”两个字上面。犹如三十年前的改革开放,既然方向是正确的,既然是要推行下去,就必须有勇气和智慧去顶住各方的压力,打破这些既有的利益格局。因此,在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的过程中,需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制定出改革路径和时间表,做到有的放矢;必须和其他领域的改革结合起来,与国企改革、垄断行业壁垒的打破、税收改革等形成互动、形成合力;同时要坚持市场化的取向,通过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竞争制度,既调动绝大多数人的积极性,又能使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最后使我国社会中等收入人群呈现出稳定的橄榄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0-6 20:26:36
                差距到底有多大?

            广西农民工朱孔孟说:

“老板一年能赚几百万,我们辛辛苦苦打一年工却只能赚几万块,而且两年来也没涨过工资。难道人和人之间的劳动差别就这么大?”

——《人民日报 》(2009年12月3日18 版)《提高“劳动所得”势在必行》.



       【早在2007年,收入分配问题就引起高层的重视,当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此后党和国家一再强调要提高“两个比重”。但

事与愿违,“两个比重”非但没有提高,反倒继续下降。

】——摘自2012.07.09人民网>>理论导读>>“推进收入分配改革需要什么”.



       【

富豪身家6年涨70倍,城乡居民收入6年仅涨2倍左右。

】——摘自2012年01月29日08:20 人民网>> 财经《富豪身家6年涨70倍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需加力度》.



       【一些不稳定因素正处于从潜在风险向公共危机转化的临界点上。首当其冲的是,

中国贫富差距正在进一步扩大,逼近社会容忍线。

  近年来,资本市场的“火热”表现,强化了资本财富的累积效应,造成了

“有钱的越来越有钱,没钱的越来越没钱”

。而且,资本与土地、资源之间的互相拉升,加剧了贫富差距。】——摘自人民网>>社会2012年09月15日00:24《中国首部《社会管理蓝皮书》:贫富差距正扩大》.



       【关于收入分配差距到底有多大?来自官方和民间的数据不尽相同,甚至存在较大的出入。国家统计局2011年发布《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2011)》,报告称,2010年基尼系数略高于2000年的0.412;今年,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农村居民的基尼系数为0.3897。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李实课题组经测算认为,2010年,基尼系数估计已经达到0.50的水平。从消费态势、社会情绪以及收入分配问题等因素看,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应该已经超过了0.50的水平。按照西方国家普遍认可的基尼系数等级线,基尼系数0.3以下是合理线,0.4是警戒线,0.5危机线,0.6是动乱线。

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危机线,情况十分严峻。

       两年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王小鲁课题组对灰色收入做了统计和计算,根据他们的统计与计算,全国最高收入10%和最低收入10%居民的收入

差距可能在55倍左右,而不是统计显示的21倍。

       尽管当时对高达

55倍

的收入分配差距持质疑态度的专家学者不在少数,但

我认为这个倍数的差距仍然较低,不足以说明真实情况

,比如,我们以平均工资(不以最低工资最准)为计算口径,按2010年全国平均工资36539元计算,如果最高收入为其55倍,即年薪仅为200余万元。这样的规模能成为我们现在这个国家的最高收入群体吗?!

所以,高低收入差距一定会比55倍还要高很多。

】——摘自人民网 >> 理论 >>2012年09月19日16:40 马小丽《 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根本路径在哪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6 20:32:35
关键是政令能否出国务院。关键是领导是否真正的想改革。关键是能否撼动利益集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6 20:42:55
先解决退休人员待遇的不公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7 15:19:48
zzsummer2007 发表于 2012-10-6 20:42
先解决退休人员待遇的不公平。
“先解决退休人员待遇的不公平。”

很感谢您的关注、跟帖发言!


退休“双规制”是养老不公的表现,呼声很高,应该而且必须解决,况且已经有了“八连涨”,差距已经并正在缩小。

广西农民工朱孔孟说:“老板一年能赚几百万,我们辛辛苦苦打一年工却只能赚几万块,而且两年来也没涨过工资。难道人和人之间的劳动差别就这么大?”——《人民日报 》(2009年12月3日18 版)《提高“劳动所得”势在必行》.

您的说法虽然可以理解,但如果按照您的说法来搞分配制度改革,又何尝不应该是先解决广大朱孔孟们与老板们之间因分配不公而导致的两极分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7 16:13:24
两极分化是什么?它离我们还有多远?

“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

——邓小平.



两极分化是什么?

是不是”马太效应“?通俗的说,是不是人民网>>社会2012年09月15日00:24《中国首部《社会管理蓝皮书》:《贫富差距正扩大》中所说的

“有钱的越来越有钱,没钱的越来越没钱”?

 有一个时期,比较多的人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就会自然得到解决,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就会自然带动大多数人共同富裕,有的文章中也有此观点。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事实是,收入分配差距特别是财产占有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如果任其发展而不加以调节,就必然会导致贫富两极分化。而两极分化作为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只会自我强化,不会自行消失,富者更富、穷者更穷是普遍的情况。



我国目前是否存在两极分化?社会上有不同的认识。但是,两极分化作为一种趋势和日益临近的威胁已是不争的事实,对此,我们不应当回避。



导致贫富两极分化趋势的主要原因,绝不像有的人认为的那样,来自于所谓的国有经济的垄断和政府的过多干预,而是来自于财产占有差别的日益扩大和劳动与资本利益的日益分化。



多年来我国的收入差距呈现不断拉大之势,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收入差距过大,不仅有悖我们党发展经济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这一根本目的,而且就是从单纯发展经济的逻辑来讲,大多数社会成员收入偏低也已经成为经济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



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成为我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当务之急。不解决这个问题,不仅严重威胁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而且从更深的层次来看,它严重消蚀着我们党执政的合法性,从根本上威胁着党的执政地位。



有一种奇怪的现象:有这样一批“理论家”,他们并不是钻到火热的、现实的社会生活去研究社会中产生的新现象、新情况和新问题,而是用刻板的、一成不变的、墨守成规的概念去审视各种新现象、新问题,把任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都放到“歌德”的立场去评价,用“粉饰理论”去解释所有的新情况、新特点。表面上看起来,“理论家”们玩这种“概念游戏”是在“维护”社会主义的“纯洁性”,是“党性崇高”的表现,而实际上呢?它阻止了人们进一步去研究、解决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新问题。



“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共同富裕,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

实际上,这一天现在已经来到了,加快收入分配的改革步伐已没有任何借口或退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