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分化是什么?它离我们还有多远?
“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邓小平.
两极分化是什么?
是不是”马太效应“?通俗的说,是不是人民网>>社会2012年09月15日00:24《中国首部《社会管理蓝皮书》:《贫富差距正扩大》中所说的“有钱的越来越有钱,没钱的越来越没钱”?
有一个时期,比较多的人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就会自然得到解决,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就会自然带动大多数人共同富裕,有的文章中也有此观点。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事实是,收入分配差距特别是财产占有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如果任其发展而不加以调节,就必然会导致贫富两极分化。而两极分化作为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只会自我强化,不会自行消失,富者更富、穷者更穷是普遍的情况。
我国目前是否存在两极分化?社会上有不同的认识。但是,两极分化作为一种趋势和日益临近的威胁已是不争的事实,对此,我们不应当回避。
导致贫富两极分化趋势的主要原因,绝不像有的人认为的那样,来自于所谓的国有经济的垄断和政府的过多干预,而是来自于财产占有差别的日益扩大和劳动与资本利益的日益分化。
多年来我国的收入差距呈现不断拉大之势,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收入差距过大,不仅有悖我们党发展经济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这一根本目的,而且就是从单纯发展经济的逻辑来讲,大多数社会成员收入偏低也已经成为经济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
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成为我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当务之急。不解决这个问题,不仅严重威胁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而且从更深的层次来看,它严重消蚀着我们党执政的合法性,从根本上威胁着党的执政地位。
有一种奇怪的现象:有这样一批“理论家”,他们并不是钻到火热的、现实的社会生活去研究社会中产生的新现象、新情况和新问题,而是用刻板的、一成不变的、墨守成规的概念去审视各种新现象、新问题,把任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都放到“歌德”的立场去评价,用“粉饰理论”去解释所有的新情况、新特点。表面上看起来,“理论家”们玩这种“概念游戏”是在“维护”社会主义的“纯洁性”,是“党性崇高”的表现,而实际上呢?它阻止了人们进一步去研究、解决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新问题。
“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共同富裕,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
实际上,这一天现在是不是已经来到了?加快收入分配的改革步伐还有多少借口或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