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 xtivreg2
命令进行回归时,常数项(截距项)的显示与否取决于是否在命令中明确控制了固定效应。具体查看方式如下:
1. 未控制固定效应时(默认包含常数项)
当不添加 fe
(固定效应)选项时,xtivreg2
会默认估计常数项,结果中会明确显示 _cons
行,例如:
* 示例:不控制固定效应,包含常数项
xtivreg2 y x1 (x2 = z1 z2), robust // 无fe选项,默认有常数项
输出结果中会有类似以下内容:
------------------------------------------------------------------------------
y | Coefficient Std. Err. z P>|z| [95% Conf. Interval]
-------------+----------------------------------------------------------------
x1 | 0.523*** 0.121 4.32 0.000 0.286 0.760
x2 | 0.312** 0.145 2.15 0.032 0.028 0.596
_cons | 1.250* 0.680 1.84 0.066 -0.078 2.578 // 常数项
------------------------------------------------------------------------------
其中 _cons
即为常数项的估计值。
2. 控制固定效应时(常数项被吸收,不显示)
当添加 fe
选项控制个体固定效应时,xtivreg2
会通过组内变换(去均值)消除常数项,此时结果中不会显示 _cons
,例如:
* 示例:控制固定效应,常数项被吸收
xtivreg2 y x1 (x2 = z1 z2), fe robust // 有fe选项,无常数项
输出结果中没有 _cons
行,因为固定效应模型的常数项已被个体固定效应吸收(每个个体有自己的“常数项”),无法单独估计整体常数项。
3. 如何确认是否包含常数项?
- 查看命令是否带
fe
选项:带 fe
→ 无常数项;不带 → 有常数项。 - 直接在回归结果中搜索
_cons
:存在则为常数项,不存在则被固定效应吸收。
总结
xtivreg2
的常数项显示规则与固定效应紧密相关:
- 不控制固定效应(无
fe
):结果中 _cons
即为常数项。
如果需要在固定效应模型中体现“整体截距”,可通过添加虚拟变量(如 i.year
控制时间固定效应)间接观察,但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本身无法估计统一的常数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