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5-4-10 21:30:00

我认为,我已经和vagabond达成了相当程度的共识,因此,没有必要再讨论下去了。感谢您认真的回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10 22:10:00
以下是引用vagabond在2005-4-10 20:50:59的发言:

你去看看临涯吹风的跟帖吧。他认为应该每年平均给每个人发比如说一万元人民币。他认为应该平均发放税收。

你认为那是什么?是高见?

大家看看vagabond先生的跟贴吧。他认为应该把全民所有的税收投入到城市发展中去,然后再由城市来施舍或者救济农村。

你认为那是什么?是高见?

还有一点,不要乱改我的名字,那是对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礼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12 15:25:00

本贴获论坛首届最佳主题MVP,本版各奖励主要参与者vagabond,hupichi,霜岳,临崖吹风等网友金钱,魅力,经验各100,发表者ttwangba加精华贴,其余部分参与者也获得一定奖励。欢迎大家就有意思的话题继续发起讨论。

本贴固顶一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14 01:36:00

hupichi有法制精神,中国缺少你这样的脱离了封建主义的人。虽然你是大三,但是水平已然比一些硕士和博士要高。

至于你的论辩对手, hupichi哥们你很遗憾的找错了对手。仍然祝你进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14 22:00:00
to vagabond

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源也是经济基础。全世界的农产品都难以使其生产者享有相应比例的经济发展成果,因此,几乎所有国家都对农民实行补贴。当我们谈论一亿流动人口时,我们应该记住其中的大部分人其实已不是农民了,当年共产党闹革命时所依靠的工人阶级就是这样的工人阶级。

1,“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源也是经济基础”,我不完全同意这个论点,究竟什么是经济基础,难道经济基础就赋予了巨大的二元结构反差存在的唯一重要理由吗?同样是农村,苏北的宿迁市的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而江浙一带的农村大概是他9倍,为什么会那么富,仅仅一个经济基础是根源能解释的清楚吗?跟历史上中国政府的过度强调重工业的发展策略是有很大的关系的,改革开放后,苏北依然是遗弃儿,大规模的投资用在了发展江南的产业水平上,直到最近省委才提出所谓的陇海线发展规划。我想说的是其中有很大程度的制度因素,或者人为因素成分造成了今天的局面,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我举个例子,以前我们家有六亩多的地,有一年的蚕丝特别贵,村领导就强行统一种桑树苗,那是春天,麦子已经长的很厚了,然后村干部为了执行决策,强行把麦子铲掉,留出空地种桑树,等到桑树苗长成,已经没有人养蚕了,两亩多的桑苗只有砍回家烧锅,白白的浪费了两季庄稼,这只是我许多亲身经历中的一个,因为我来自农村,我不知道怎样对经济基础进行童话般的阐释,我只知道,二元经济结构有着更加复杂的因素,一个经济基础,也难以给9亿中国农民一个满意的回答。

2。

当我们谈论一亿流动人口时,我们应该记住其中的大部分人其实已不是农民了,当年共产党闹革命时所依靠的工人阶级就是这样的工人阶级。

我不知道这样的数据是如何得出的,大部分不是农民那又是是谁?我在太仓呆了很长时间,那里到处都是流动人口,有好多都跟我是老乡,我们村子里有多半人是到那个地方打工的,你问他们为什么出去呢,他们说趁着年轻,出去赚点钱攒起来,以后回家好过日子,在外面省着点吃,同样的钱在家里更值钱,因为家里的消费水平非常低。他们做梦也没有想过以后会永久生活在那个不属于自己的城市,他们租当地人的房子住,在墙角简单的几块砖堆砌起来十几个平方就是家了,一家三口甚至是四口就这样过了一年又一年。一个月要200元的房租,我认识的一个朋友,他工资只有1000多一点,在太仓,你会看到有好多的当地人都盖了好多房子,租给当地人住,当时我住的那家有十间房子,每个月有两千多元的收入,一年会有两万多的收入。有必要声明一下,我不是说谁剥削谁。他们是农民,他们才是是流动大军的绝大部分,纵然想在城市安家,那也只是一相情愿,很不现实的。想了解他们的日子,到他们当中去,你会有收获的,要是不想了解他们,就不要对他们的生活进行一相情愿式的描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15 19:19:00

本来不想回答你的,因为你讨论到后面只会进行人身攻击,而且好为人师。看在你是苏北人的份上,看在你是年青人的份上,特别是看在你是农民子弟的份上,我再一次回答你的提问,希望你能从正面理解,别没迈出校门就走错了路,白白上了一次大学。你接受不了就没必要看下去了(以下是你当初呼喊的口号)。

一个没有历史底蕴的人是空洞的,一个整天沉迷于学院派的人是颓废的。一个自以为靠简单的加减乘除就妄下结论的人是幼稚可笑的,不负责任的。

第一,你举的例子与你的论点毫无关系,学习首先就要学习方法(逻辑感是其中最重要的东西)。农村差距的例子以及村干部乱决策的例子怎么能用到城乡二元结构的讨论上?你再想想:这些例子即便正确,也反驳不了我或能够支持你的段首的判断。

第二,你举的例子恰恰说明了农村贫困也有其自身的原因,单靠外部救援是没有出路的。1978年的时候苏南和苏北的差异并不大,当然,苏南因靠近上海在起步时沾了不少光。你说的“大规模的投资用在了发展江南的产业水平上”毫无根据,除了暴露你的思维狭隘和无知外,毫无意义。1978年时温州远不如苏北,国家乃至浙江省在历史上可以说根本没在温州投过资,但苏北好歹有京沪线等便利。我去过昆山,不到三年,确实大变样了,而我从1977年开始几乎每年要经过宿迁,却看不到这样大变化的情形。昆山进入21世纪才开始起步,居然敢与上海抢投资(而且经济地位直逼苏州),你说它拿过多少国家或江苏省的投资?你说的村干部的例子更能佐证这一点:苏北连能人经济都没有,如果国家按人头给苏北农民发放1万元,我敢说,你的父母很有可能只拿到200元(而不是2万元)。

第三,首先你不了解历史,我的外公从苏北跑到上海来时跟今天的民工毫无区别,2003年他遗留的房子被拆迁了,但那是按公房拆迁的,如果没有共产党,那么他住的房子就是“租”来的(不同之处在于以前那是荣家的财产),我没有数据证明,不过当时的工人阶级大多就是我外公那样的人;其次你犯了统计学上的错误,如果你把流动人口都算上,全国岂止一亿人在“打工”;最后,你犯了以点概面的错误,我所住的小区里就可以见到不少“新上海人”,你有兴趣可以算一下,以上海为例,选一年为基数,然后用之后的死亡率减去出生率(近年来是负数),算算上海应该有多少人,再看看上海实际有多少人(我敢说差距在百万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15 20:24:00

联合国采购投向慈溪家电 10万台空调供维和部队 -------------------------------------------------------------------------------- 2005年4月15日 14:00   东方网4月15日消息:昨天,满满两只集装箱共800台“QiDi”牌空调,从慈溪市周巷镇运往南美洲海地和非洲科特迪瓦联合国维和部队驻地。根据与联合国签订的购销合同,奇迪电器集团今后3年内,将向联合国设在世界各地的机构提供10万台各种规格的“QiDi”牌空调,货值2000万美元左右,这800台是第一次批量供货。

补充资料一则:这个牌子我根本没听说过,我也没听说过这个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18 11:47:00

不是说现在都不用办暂住证了么?!不过我还是看见有的地方还是要办的,不知为何?这算不算乱收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20 16:48:00

我觉得之所以要这样的规定主要是因为稳定的问题,就像人和人之间要怎么样才能有很少的或者说没有矛盾那就要少接触,没有接触少接触,就是心理上的隔离也是有 好处的,农民看城里人觉得他们活的是天堂人的生活,他们的保守安分心理会给自己一个理由的,让他觉得自己生活的也可以,另外我们国家的农民数量是很多的,如果大量的涌入城里必然会带来城市管理的压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22 13:36:00

回复:农民请你出示暂住证如何?

经济学者是有阶级性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27 18:16:00

斯大林曾经说过:“社会主义国家要尽快的实现现代化的唯一途径是对农民进行最大限度的剥削”,不管中国高的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总要经历一个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只不过英法资本原始积累是以资本家为主体,中国是以国家或者说得更具体一些是城市工业,这么多年的剥削,直到1984年才放松些,仅仅是放松些,对农业的投入实在是微乎其微,

我该说如果不是中国粮食产量逐年递减的话,一号文件还不会出来,在那些所谓的父母官眼里,农民嘛,能养家糊口就行了,我操,即使文件出来又怎样,中国几千年的剥削农民的精髓也不会那么轻易的消失,佛教讲究顿悟渐修,几千年的沉淀每个一两百年是修不掉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28 10:28:00

城里人说:你们农民住在农村不是挺好的吗,为什么一定要到我们城里来捣乱?

农村人说:操他妈的!国家把大笔大笔的钱都扔在城市搞建设,公厕修得比我家还漂亮,我们农村修一小条村路还要大伙们自己筹钱。

政策的倾斜造成了城乡的对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29 01:14:00

从城市的就业机会,收入水平,生活条件一系列方面总体由于农村。当然人总会向好的方向前进,于是农民从农村来到了城市,因为他们认为在这里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接着一大群农民涌向城市于是问题来了: 1.城市的面积不会因为你农民来的多了而增大。2.外地人的到来对城市的发展速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给社会治安带来的问题也不可忽视。3.由于人口过多,城市的生活的空间质量下降。诸如此类的问题就不必再举例了吧。“暂住证”“务工证”并不是一开始就要的吧,而是后来没有把法了,只能以这种手段来控制城市的外来人口。也许如果有一天,农村的就业机会,收入水平什么的高于了城市,也许会出现另外一种场面那就是农民请你出示“暂住证”。我们并不是看不起农村或者是农村人,这只是位于n多政策后的一种手段,我想如果谁有什么好的手段来调节这个平衡点,那么就再也不需要这证那证了!现在作为城里人的我们只能抱歉的说一句:“都是金钱惹的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29 15:32:00
何谓政府?就是政治之府。统治者为了加强统治,必须牺牲一部分或某部分人的利益,尽管这部分可能是大部分或绝大部分,如中国的农村,小温的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不是说政府的工作重点和难点是三农问题嘛。就是难管理(其实是难统治),难统计,难隐瞒。这就是三农的三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30 11:15:00

其实我们都在大谈特谈三农问题,可是又有多少能解决的呢。

中国的农村政策是很少能发挥作用的,即使免税又怎么样呢,农民就能够真的富起来吗?

即使在农闲的时候想到城里打工,赚钱,可是还是受到各方面的压力,想暂住证就是了,一个学生想到城里买书,可是还要考虑再三呢。

农村普查是不切实际的,很多的成本都没有计算进去,也没有在其他的投资上计算,于是都说农民收入增加,我看是在减少呀。

在农村培养一个大学生需要全家努力一辈子的结果。

[em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30 14:57:00

城乡二元结构是历史遗留的问题,改变这一现状是大势所趋,但由于旧的制度及各方利益的影响,完全根除需要很长的时间。现在各地已经取消了暂住证,这是一个进步。关于更深层次的农民与市民的差别问题,则更需要得到关注,中国的现代化实现首先得解决农民问题。我们需要深刻的了解中国农民和中国农村问题,否则就不可能了解当下的中国社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4 15:45:00
整个社会分为强势群体和弱视群体,强势群体把控着社会优良资源.我们的农民定然是属于社会弱势群体,其所拥有的土地资源也自然被演绎为不良资源."剪刀差,农产品价格偏低"都只是资源不良性的外部体现.不良资源转化为优良资源,固然有政府政策的作用,但农民群体自身变得聪明起来却是更为重要.前些日子去陕西太白调研,同一个县城的两个地方的经济水平差异很大,原因在于,一个地方的农民以种植蔬菜为主,而另一个地方的农民是以种玉米等为主.前者的附加值高,而后者不但附加值低,而且容易受到野猪这些野生动物的破坏.我想,农民要求我们出示暂住天那天,也是农民群体从物质和思想上都得到腾飞的那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4 16:11:00
hehe,中国的农民!!!!可怜·可叹!!珍惜劳动人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4 16:12:00
中国的农村政策又有多少能够真真的实现贯彻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5 16:08:00
政府制度出现了缺位,经济上的 问题 上升到 一定程度就 达到 了 政治的 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5 19:54:00

中国的农民现在那些城市居民面前,已经没有丝毫的尊严可言了。那些“文明”的城里人一提到农民,就是浑身脏兮兮,文化水平低,威胁社会治安的低等人。

农民们确实是脏兮兮的,可是那还不是因为钱都被国家拿来建设城市,农村还至今这么落后造成的吗?如果当初没有农村提供给城市的原始积累,那些所谓的城市居民能那么一尘不染吗?

农民们确实是文化水平低,可是这还不是因为大量的资金都被投入到城市的教育系统中了吗?只听说过希望小学建在农村,还没见过哪怕是一所建在城市的希望小学。也只听说过农村教师被拖欠工资,农民们也着实是可怜,好不容易有几个老师来教书,可是政府还每每拖欠那些老师工资,有多少老师能忍受的了呢?那些所谓的发生财政困难的政府,什么什么长开高级小轿车,海吃海喝时财政就不困难了???真是可笑!!!国家每年投在城市教育系统里的钱是投在农村里的多少倍?而城市人口又是农村人口的多少倍?是啊,城市人素质高啊,那些所谓的城市人和政府是从没把农民当成人的,农民们能得到这么多教育投入应该跪地磕头,千恩万谢了

到城市里谋生的些农民也确实妨碍了城市的治安的。但是谁听说过被善待,生活平稳的人去打家劫舍的?这个世界有百万富翁抢劫的吗?难道那些农民们就想被公安抓起来?大概他们也知道某些公安对一些“有问题的罪犯(尤其是那些无证的在城市流浪的人)”是多么地“关照”。更何况中国古时候尚且有人因为被给个白眼就“是可忍,孰不可忍”而愤起杀人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5 22:55:00

我们这个二元经济什么时候能到头呢???

看到那些城市里的民工总觉得很辛酸...

他们的小孩也不能接受很好的教育,甚至都不能接受教育

这就是说他们也逃不过父辈的命运

真的很心痛......

真的希望国家和社会可以给他们再多点帮助,尤其是下一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6 01:37:00

那么多人跟帖只会发表感叹?那读什么书?不读书也会有感叹。

到城市里谋生的些农民也确实妨碍了城市的治安的。但是谁听说过被善待,生活平稳的人去打家劫舍的?这个世界有百万富翁抢劫的吗?

这位学友错了,百万富翁犯罪可不是新闻,不被善待也不是不讲道德乃至违法的理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6 18:48:00

我想你是没理解我的真实意思

你听说过百万富翁是由于生活所迫去犯罪的吗?当然,每一个阶层的人里都会有犯法的,可是他们犯法的原由不同,大多数在城市的农民犯罪是因为生活所迫的,并不是像那些百万富翁那样贪得无厌

不被善待虽不是不讲道德乃至违法的理由,但却是引起不讲道德乃至违法的根源和重要因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6 21:36:00

我理解了,不过你的生活经验不足,没有人做生意是纯粹靠自有资本的,史玉柱要是你这种想法,他的大厦固然不至于一下子崩溃,不过他也不会发财了,因此百万富翁为生活所迫而犯罪不是新闻,你可以在一个小时内收集到数百条,甚至可能令你得出罪犯不过是失败的尝螃蟹者的想法。

如何叫被善待?我在读初中时饿过肚子。是不是我就可以随地吐痰呢?

中国上百万罪犯中真正因贫困而犯罪的恐怕不足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8 13:30:00
路径依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8 16:27:00

 我是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要我说这个问题简直是太容易了.但我也不是完全否认城市居民请你出示"站住证".因为这也是为了加强对农民工的管理.

 我觉得农民请你出示"站住证"的说法提的非常好,很有创意,但在现实中好象是行不通的啊,也没见过类似的事情出现过.

 在我的十几年的农村生活中,我发现农村的统计工作十分的假.他们是先把任务安排好了之后,再把任务从乡里分到村里,再从村里分到对上,然后再分到各家各户.也就是说每个数字都是他们造好了的,只是再用一些行动来掩盖.这当中有很多都没有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8 20:30:00

财富代表着生活资料(包括空间)的“优先使用权”。

只有看到富人叫穷人滚开,没有看到穷人请富人让开。农村暂住证?不可能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9 12:10:00
我们自己给自己造成麻烦,要有长远眼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9 23:33:00
只有农民安定中国才能安定呀,农民一直是中国历史的创造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