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问题:这得看基于什么样的理论了,比如把货币纳入效用函数的理论有MIU,CIA等,前者将货币直接纳入效用函数,假定居民的效用来自于消费和货币持有,而后者通过假定货币是通过缩短购买时间从而能够给人带来闲暇这样的路径把货币纳入效用函数,此类的理论和模型还包括货币搜寻模型等,通过不同的理论和模型来推导货币的边际效用具有递减规律是不同的,虽然结论大多是相似的,而有些理论其实就是假定货币的效用函数是凹函数,即货币具有边际递减规律的,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一个最有的货币持有水平。
第二个问题我不是很清楚,不过经济学的一些分析都是以简单为前提的,比如推导任何一个方面都可能要设定很多假定和前提,如果分析消费对效用影响的话,可能要先假定效用函数中的另一个变量(因素)是不变的,这样会便于分析,因为如果变量过多而约束不足的话,推导是无法进行的,而研究向纵深发展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放松假设和约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