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5-6-28 13:36:06
rlq1980 发表于 2015-6-28 07:15
因为阶级是社会分工的自然现象,权利地位平等与否不是社会分工带来的原因,而是政治地位平等的产物
  那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6-28 17:07:38
rlq1980 发表于 2015-6-28 00:30
所谓马氏说得明明白白,“劳动力和劳动是两回事”,本人《科学原理证明劳动力价值和劳动价值不具相同量纲 ...
https://bbs.pinggu.org/thread-3345734-1-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6-28 17:20:26
rlq1980 发表于 2015-6-28 06:08
答非所问。“下蛋母鸡论”是马氏剩余价值论活闹剧的逻辑所在,你对此一窍不通,却在东拉西扯,顾左右而言 ...
卖鸡人与卖劳动力的人,都在相同的条件下自由买卖,还需要什么“形成特殊的交易条件”,“掌握这种条件”,简直笑翻人。此外,对比的是母鸡下蛋的推论与马氏剩余价值的逻辑,你扯什么活不活,息不息的,驴唇不对马嘴。

资本家购买劳动力, 买鸡者购买母鸡,前者用劳动力生产出大于购买成本,后者用母鸡产蛋而大于购买母鸡成本,两者不同在哪?还什么资本不资本,金融不金融的,东拉西扯,不得要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6-28 18:18:27
leijy 发表于 2015-6-28 10:13
去老老实实读《资本论》吧。马克思论述得非常清楚。资本家同工人等价交换后,工人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
看你就是食马不化,只会复读背诵。马氏从来不认为资本家同工人是等价交换,否则他如何断言劳动力价值不等于劳动价值?你憎恨当局,也不至于通过歪曲马氏的方式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6-28 18:43:18
rlq1980 发表于 2015-6-28 07:15
因为阶级是社会分工的自然现象,权利地位平等与否不是社会分工带来的原因,而是政治地位平等的产物
  那 ...
这贴写得好,没见楼主反驳呀,呵呵,版主兼楼主也有哑火的时候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6-28 20:04:36
yuan79101 发表于 2015-6-28 18:43
这贴写得好,没见楼主反驳呀,呵呵,版主兼楼主也有哑火的时候呀。
你现在还不知道版主跟任何网民一样,必须接受“审核”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6-28 21:17: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6-29 10:48:46
leijy 发表于 2015-6-28 21:17
老雷是独立自由的中国民间《资本论》研究者,只忠实于事实。
    恩格斯强调:“一个人如想研究科学 ...
噪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2 12:38:21
        关键是马克思自己不知道如何“剥削”工人,又想证明资本家“剥削”了工人。如果马克思发现了“剥削”工人的秘方,为什么不亲自去破坏资本家的“罪恶”计划。办法很简单,如果资本家“剥削”了工人10%,他只“剥削”1%;如果资本家“剥削”1%,他就只“剥削”0.1%。如此,工资一定会提高,马克思本人也可以有些收入,不至于陷入让别人接济的窘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2 15:17: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2 17:25:04
龚民 发表于 2015-7-2 15:17
睁眼说瞎话,盲人骑瞎驴,马克思何时穷的沒裤子穿,损前人利你现己吗?
那不就是个比喻的说法嘛。惹您这么生气。我向您和马克思道歉!我已经修改了那个回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3 08:22: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10 10:21:46
he_zr 发表于 2015-6-29 10:48
噪音。
    傻逼,人家是噪音?第190楼的才是噪音,阁下的东东才是。任何经济理论都必然有历史和现实的背景和条件。理清这些条件,就是所谓的“批判”。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有逻辑错误?你真以为自己智慧天成发现了无数西方经济学家没发现的漏洞?不怕丢人你就公开投稿发表一下呗,那你就超越厉以宁、许小年了,干嘛不呢?   
    关于什么是剩余价值我前面已经解释了"不算资本品流转和折旧,工人到一家厂里打工,只有一个工人时产出是10个单位,第二个工人来了,产出增加8个单位,第三个工人来了产出增加3个单位。而生活条件决定了工人一天的工资是3个单位,于是资本家在公平的劳动力市场上雇佣三个工人,每人给3个单位的报酬。这里有12个单位的报酬就是剩余价值。工人如果团结一致,共同谈判,最多可以要求到每个人约7个单位的报酬。但更统一的资本家面对分裂的、人数众多、生存竞争更残酷的工人,决定了这个不现实。"阁下只是东拉西扯问,没有正面回答。
     关于马克思的理论的历史背景,你起码要翻翻马克思自己是怎么说的吧?现在受到所谓实证推翻的无非是在西方工业化完成的国家出现了“工资铁律”被推翻的事实,也就是在这个伟大的反马克思主义论坛上,我唯一看到“反马克思的实证证据”,但这无非是说明工人阶级中出现了更复杂的分化而资本主义是一个世界体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10 11:02:07
he_zr 发表于 2015-6-28 17:20
卖鸡人与卖劳动力的人,都在相同的条件下自由买卖,还需要什么“形成特殊的交易条件”,“掌握这种条件” ...
卖鸡人与卖劳动力的人,都在相同的条件下自由买卖,还需要什么“形成特殊的交易条件”,“掌握这种条件”,简直笑翻人
    笑翻人说明你傻逼。两者的条件都是相同的?马克思描述的劳动交易中,工人饥寒交迫,大量失业后备军没有足够的生计出路,不进资本家的工厂就饥寒,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条件变化,工资待遇不会变化。所谓剥削条件就在这里。
    卖鸡是这样的吗?如果这世界上只有鸡蛋和鸡可以吃,或者每天必须有几个鸡蛋才能生存或者只有鸡产蛋能够有利润呢?不会有强权垄断“鸡下蛋的收益”吗?就不会有人监督买鸡人必须返还鸡蛋或者按资本价格卖鸡吗?你不知道现在的玉米种子买卖和玉米买卖价格不同吗?不知道有转基因绝育玉米,有玉米买卖的种子协议、有相关专利转让费用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10 11:30:43
he_zr 发表于 2015-6-28 08:44
否定是在科学原理和与现实对照进行批判得出的行为,而不靠靠你拍脑袋所谓的“反映”,你视而不见,然后瞎 ...
color=Blue]投资者从事生产预测,资源配置,并行使股东权利的行为是一种复杂劳动,间接的推动了生产的发展,是劳动者之一。劳动者靠劳动获利,食谁的利?[
   好吧,只要你有资本,你就在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不管你在花天酒地,克扣工人,还是发明电灯,或者诱惑消费者的欲望。无非是劳动的质量不同,但都是劳动。而且资本越多,劳动一定也还越多,所以劳模一定要是“富二代”而不是王进喜。你是这意思吗?
    你要这样定义我也没有办法,我只有两个问题:
    1大多数普通劳动者也想要做这份“复杂劳动”吧?凭啥只有几个人能做呢?就因为你爹的钱比我多?就算少数穷鬼因为有才能有机会成为经理人,但大多数人不行吧?而且谁有资格也还要有资本的人点头吧?(就像当年你有没有才,能不能当官要皇帝说了算)——这里没有实现“公平就业、平等劳动”,也就是说少数人利用了自己的优势地位,就像80年代“红二代”工作包分配中剥削了大多数人一样,不是吗?
    2资本家的复杂劳动的成果,凭啥要按资本比例来分配?资本增加十倍,“资本家的劳动强度”就一定提高十倍  ?这个收益原则怎么决定的?无论是从公平和效率的角度都有问题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10 11:33:27
rlq1980 发表于 2015-7-10 10:21
傻逼,人家是噪音?第190楼的才是噪音,阁下的东东才是。任何经济理论都必然有历史和现实的背景和条件 ...
看来你也是嘴巴没什么干净东西,只好靠屁股吹出来。什么以为不以为,什么天才不天才,你打个屁的一个问句算什么东西呢?

你除了重复马氏的唾沫,也没什么新鲜货。马氏所谓的“剩余价值论”建立在脱离事实的虚构上:

一、劳资合作生产,劳资双方同是生产者或劳动者,每个岗位每个人做什么均为整个生产活动的一个部分,哪里存在什么谁“产出什么”功劳归谁,与整个生产组织其他成员无关的道理?

二、劳资双方分配协议认定,劳方支出劳动力只与其工资补偿量交换,至于劳资双方如何运用劳动力和生产工具干什么,怎么干,干的结果如何,均为资方私事,与劳方无关。协议行为完全符合人类公平交易原则。

三、所谓的“剩余”,不过是马氏以劳方工资补偿量对比产品量的差额,并为此无中生有的挑起所谓的“道义”问题。科学原理证明,这两种量正如长度和重量一样,没有任何可比性,马氏只有使用哲学式的混帐逻辑才可能弄出这种量差来。

你好好看看以上三点,别一天驴唇不对马嘴的扯什么西经不西经,什么“铁律”不“铁律”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10 11:48:56
rlq1980 发表于 2015-7-10 11:02
卖鸡人与卖劳动力的人,都在相同的条件下自由买卖,还需要什么“形成特殊的交易条件”,“掌握这种条件” ...
你舔马屁舔不出什么名堂,于是只好打“饥寒交迫、大量失业”的感情牌,如果感情牌可以“揭示劳资生产的秘密”,他还费那个脑筋分析什么生产过程,弄个资本论大部头干啥?你的愚蠢不在于你的选择偏好,而在于与马氏同在一个裤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10 12:25:48
he_zr 发表于 2015-6-28 08:58
没有客观的数量对比,“剩余”是怎么来的?你又在拍脑袋的“反映”?效用也分主观效用和客观效用,客观效 ...
没有客观的数量对比,“剩余”是怎么来的?你又在拍脑袋的“反映”?效用也分主观效用和客观效用,客观效用一样是客观的事实。
  你不知道“剩余价值”和“利润”是同一个东西吗?没有客观事实吗?还要我反映?至于数量对比,那真没有,价值背后是社会关系,能实际计量的都是一个个经济活动具体的收益率。政治学的“权力”范畴有数量对比吗?客观效用有客观事实,也有数量对比吗?剩余价值这个概念和它有什么不同呢?
“剩余”概念是马氏提出来的,还根本没轮到本人去设计什么模型,本人就在批判马氏的“模型”
   马克思的模型的条件是什么?你搞不清这个,设想一个人人都可以实现小生产,都可以不被资本雇佣而生存和发展的经济条件还批判马克思?别自己贴金了,你批判了什么?你懂“批判”这个词吗?
好嘛,“经济学没有自然科学那种科学可检验证伪的东东”,按你的说法,马氏理论根本就是自己拍脑袋,自编自导的产物,跟神学玄学差不多,他在计算什么“剩余”,纯属装模作样的作秀。你是在挺马,还是损马?
   你管我挺还是损。不懂辩证唯物主义,你还读得懂我是挺马还是损马?我只在陈述一个事实,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和务实的西方经济学家都能承认的事实。你读读任何一本《经济学方法论》,不是这样的吗?有一个西经的理论被计量数据证明过?有一个重要的西经理论能被现实的经济实验和其统计研究所“证伪“?有一个现在被认为错误的理论是被数据证伪的?你举出一个我就认输,行吗?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前三章说得很清楚,马克思从来就不奢望有一套理论、研究、实验、数据、方法能够一劳永逸的证明或者推翻资本主义学者的理性。存在决定意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就决定了和庸俗经济学的斗争将一直延续。 这当然包括计量经济学的理性。
   至于实践检验真理,马克思的思想没那么简单。而且实践也不仅仅是计量和数字,而是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和革命活动。马克思说过:是工业化创造了近现代科学,而不是近现代科学创造了工业化。同理,我也可以说是金融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经济计量,而不是经济计量创造了资本主义金融。至于现代计量和数学统计具体为什么不能证伪政经理论,你随手翻翻布劳格的《经济学方法论》,说得多么详细。
    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一套立场、观点和方法。你说它和玄学差不多,我也没办法。我只告诉你:西经也是这样。你别连这个常识都不知道。
    至于我凭啥说西经是谎言,马克思是真理(其实我的意思也没这么简单)----算了,你还是先把上一个问题搞清楚再说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10 12:27:36
rlq1980 发表于 2015-7-10 10:21
傻逼,人家是噪音?第190楼的才是噪音,阁下的东东才是。任何经济理论都必然有历史和现实的背景和条件 ...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有逻辑错误?你真以为自己智慧天成发现了无数西方经济学家没发现的漏洞?不怕丢人你就公开投稿发表一下呗,那你就超越厉以宁、许小年了,干嘛不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10 13:04:34
he_zr 发表于 2015-7-10 11:48
你舔马屁舔不出什么名堂,于是只好打“饥寒交迫、大量失业”的感情牌,如果感情牌可以“揭示劳资生产的秘 ...
这才是标准的噪音。没有任何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10 13:15:27
he_zr 发表于 2015-7-10 11:33
看来你也是嘴巴没什么干净东西,只好靠屁股吹出来。什么以为不以为,什么天才不天才,你打个屁的一个问句 ...
你除了重复马氏的唾沫,也没什么新鲜货。马氏所谓的“剩余价值论”建立在脱离事实的虚构上:
既然这样的话,你何必批到批臭马克思呢?


你有如此惊人的学术发现,为什么不向人类的学术界投稿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10 13:31:54
he_zr 发表于 2015-7-10 11:33
看来你也是嘴巴没什么干净东西,只好靠屁股吹出来。什么以为不以为,什么天才不天才,你打个屁的一个问句 ...
一、劳资合作生产,劳资双方同是生产者或劳动者,每个岗位每个人做什么均为整个生产活动的一个部分,哪里存在什么谁“产出什么”功劳归谁,与整个生产组织其他成员无关的道理?
  对呀,功劳归属与整个生产组织的所有成员有关,甚至可以说和整个社会,整个经济体有关。既然如此,凭啥资本家支付了工资、付了折旧和生产材料的费用后,剩下的都归他?就因为没他的机器和商业信用就没有这些财富?好比,机器坏了一个螺丝,效率就减半,所以就说明这个螺丝的价值和重要性应该是整台机器的一半?
二、劳资双方分配协议认定,劳方支出劳动力只与其工资补偿量交换,至于劳资双方如何运用劳动力和生产工具干什么,怎么干,干的结果如何,均为资方私事,与劳方无关。协议行为完全符合人类公平交易原则。
   是呀,马克思就是说:这种协议是在双方的实际经济力量严重不平等的时候,被迫签订的。就是说这种协议是不公平的,按这种协议工人阶级将得不到发展,经济将最终崩溃。当年自由民签卖身契也符合公平交易的原则,但你不会认为奴隶劳动也没有剥削吧。交易是公平的,而工厂中的生产劳动则是赤裸裸的剥削。凭啥怎么运用劳动力是资方的私事?不就是不平等的交易条件吗?这不是剥削吗?尝试改变它不对吗?
三、所谓的“剩余”,不过是马氏以劳方工资补偿量对比产品量的差额,并为此无中生有的挑起所谓的“道义”问题。科学原理证明,这两种量正如长度和重量一样,没有任何可比性,马氏只有使用哲学式的混帐逻辑才可能弄出这种量差来
   屁话,当然没有任何可比性,就像奥肯定律中的通胀率和失业率没有什么可比性一样,这还要科学原理证明?能证明吗?是当时的客观的经济条件,将它们联系到了一起,就像二战后的政经形式创造了通胀率和失业率的关系一样。
   是大量劳动力后备军的存在的经济历史条件,资本家控制国家机器和司法、道德体系的政治历史条件决定了在劳动力市场上出现了这样的交易条件:劳动者的一般工资待遇基本等于劳动力再生产的成本。
   是客观的条件将这没有可比性的东西直接划出等号的,而不是啥科学原理,听懂了吗?也就是说如果有荒谬,荒谬的不是马克思的理论和道德原则,而是资本主义的现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10 21:29:12
rlq1980 发表于 2015-7-10 12:25
没有客观的数量对比,“剩余”是怎么来的?你又在拍脑袋的“反映”?效用也分主观效用和客观效用,客观效 ...
既然“剩余”概念是马氏炮制的,那么由此看成“利润”不过是借尸还魂。从宏观上和产品实物总量看,全社会总产品均在劳资间分配,交换不新增产品,只是个再分配过程。那么,全社会产品总量一定,谁有“利润”必定谁有“亏损”,以维持总量的平衡。而且,劳方分配量一定,“利润”和“亏损”只是在资方所得之间轮回,实质上是资方所得部分的再分配过程。由是,劳资分配的各自所得,谁跟谁“剩余”呢?莫名其妙。因此,马氏以“利润”方式来证明“剩余”必然是个死胡同。同时,他又试图把劳方的消费量对比劳方的生产量(实为劳资双方所为)来证明“剩余”,除了哲学式的混帐逻辑,没有任何科学性可言。

本人批马的模型,你扯模型的条件,驴唇不对马嘴,你在反驳什么?这就是你所谓的懂“批判”一词?

请你注意,这里所说马氏的“剩余”是个量概念,必须得用涉及数量关系的事实来证明,并不需要叫你去哪里进行什么“具体计量”。比如一家劳资合作生产的面包企业,工人投入劳动力,资本家投入烤箱等生产工具,产出面包。劳资协议产品三七分成,工人三成为工资形式。把这个生产分配模型放大成一个全社会生产组织,其中,劳动力、烤箱和面包之间,谁跟谁“剩余”?“利润”是什么?作为实物的量差概念在哪?也许,你会扯起什么货币表示。作为经济模型,排除非经济因素,货币量除了等于实物量,还能有什么差别?

马氏的理论和方法,不管你怎么吹嘘和赞美,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其荒谬的东西不是靠你这位马辩士嘴巴可以蒙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10 21:33:37
1993108 发表于 2015-7-10 13:15
既然这样的话,你何必批到批臭马克思呢?
你的“学术界”就代表学术?你也没好好拿把镜子照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10 21:34:13
rlq1980 发表于 2015-7-10 13:04
这才是标准的噪音。没有任何东西
标准的理屈词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10 22:09:36
rlq1980 发表于 2015-7-10 13:31
一、劳资合作生产,劳资双方同是生产者或劳动者,每个岗位每个人做什么均为整个生产活动的一个部分,哪里 ...
回复如下:
1.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10 22:15:47
he_zr 发表于 2015-7-10 21:33
你的“学术界”就代表学术?你也没好好拿把镜子照照。
你的“学术界”就代表学术?你也没好好拿把镜子照照。
  人家说的明明是“你的“以反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学术界。人家是让你向国外的ssci和国内由许小年当编辑的社科期刊投稿呢,总不好说他们也是被马克思主义者控制的吧?
   你是真没听懂,还是在装蒜呢?给国外核心期刊投稿吧。反正它们发表的反马克思主义的狗屁不通的文章也不少,没准你的东东(虽然我认为是狗屎)真能得到赏识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10 22:27:29
rlq1980 发表于 2015-7-10 22:15
你的“学术界”就代表学术?你也没好好拿把镜子照照。
  人家说的明明是“你的“以反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 ...
凭你这番帮腔就知道你跟他都傻不啦叽的,批判正确与否是对照内容与现实,不是拿什么“学术界”来做标准,你连这种基本道理都不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10 22:35:56
he_zr 发表于 2015-7-10 21:34
标准的理屈词穷。
1大量失业,饥寒交迫所以被迫签署表面公平的协议。这和感情牌有一丁点关系吗?谁在理屈词穷?
2ZF和个人之间在货币和通胀问题上是不平等的,被失业和饥寒所威胁的工人和美孚石油这样的企业大巨头之间就是平等的?或者在一个有美国法院和议会的地方,他们就平等了?
  你不知道法律也必须有暴力基础,立法执法也要有成本,民法都必须自主举证、不告不理。而刑法必须以国家公共经济为基础?你在美国和苹果公司打劳务官司是平等的?和小布什竞选总统是平等的?
3我理屈词穷?你大部分回复和反驳我有关系吗?我骂你傻逼有没有太抬举你?你明明是神经错乱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10 23:38:54
he_zr 发表于 2015-7-10 21:29
既然“剩余”概念是马氏炮制的,那么由此看成“利润”不过是借尸还魂。从宏观上和产品实物总量看,全社会 ...
既然“剩余”概念是马氏炮制的,那么由此看成“利润”不过是借尸还魂。从宏观上和产品实物总量看,全社会总产品均在劳资间分配,交换不新增产品,只是个再分配过程。那么,全社会产品总量一定,谁有“利润”必定谁有“亏损”,以维持总量的平衡。
   这又咋样呢?马克思说过价值增值,也就是”剩余“或者”利润“是在交换中产生的吗?人家明明说的是交换是等价的,而生产环节实现价值增值吧?
    你要咋样就是有科学性的呢?认定没有价值增加的理论才是科学的?那西经呢?
    再重复一遍,马克思没说资本家在劳动力市场上不等价交换,他说的是资本家在工厂中增加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剥削了工人。因为有这种剥削,资本主义社会才会有所谓”无风险利润率“的存在。你不能否认无风险利润吧?不然你就否认现代金融了。这种无风险利润的存在就说明利润和亏损不是对称的,也就是有剩余存在。
这里所说马氏的“剩余”是个量概念,必须得用涉及数量关系的事实来证明,并不需要叫你去哪里进行什么“具体计量”。
你好像语文有问题吧?我的意思是可以做具体利润率的计量,但不可能用某种直接的计算或者测量出”剩余“。从各种具体的利润率中可以总结出金融市场上的所谓无风险利润率,说明资本家即使不劳动,也可以享受几乎无风险的资本利息收益。这就是”剩余“不可否认的证明。
  比如一家劳资合作生产的面包企业,工人投入劳动力,资本家投入烤箱等生产工具,产出面包。劳资协议产品三七分成,工人三成为工资形式。把这个生产分配模型放大成一个全社会生产组织,其中,劳动力、烤箱和面包之间,谁跟谁“剩余”?“利润”是什么?
   劳资协议产品三七分成的?你确认这是现实的资本主义企业?起码不是马克思描述的吧?你试试和老板三七分成呗。明明普遍发生的是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吧。
   好吧就算三七分成,如果以前没有”剩余“,延长劳动时间(温馨提示,指的是在一个协议工作日逼工人工作更长的时间)或者增加劳动强度后创造出更多的产品算什么?价值没有增加?或者增加的是使用价值,而价值没变?你们不是最鄙视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区分吗?
   对了,别告诉我资本家没法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增加劳动强度,就因为工人可以在此时和资本家谈判要求涨工资,甚至按协议自动涨工资。这是不可能的,从来就不可能,更不要说《资本论》描述的资本主义企业。
作为实物的量差概念在哪?
    就在这些更多的产品中反映出来。资本家和工人就算三七分账,增加劳动强度的命令(通过技术进步或者利用高失业率)就可以让他不劳动而获得更多的面包,这里就有他剥削来的”剩余“。你不能说现在这些面包按协议归他所有了,就不是剩余,就不是剥削来的。
    按你的逻辑,我可以说这世界上没有抢劫,为什么呢?抢劫以前你的财富是你的,强盗的是强盗的。抢劫后,你的东西变成强盗的了,强盗的还是强盗的。抢劫前后大家的财产都是主权明确的,所以没有发生抢劫。我说这是屁话:抢劫前后当然没有抢劫,抢劫就是在抢劫时发生的,而不是前后。资本主义对剩余的剥削不发生在剥削前的劳动力市场上,也不发生在产品流通和交易的剥削后市场上。
也许,你会扯起什么货币表示。作为经济模型,排除非经济因素,货币量除了等于实物量,还能有什么差别?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中货币量等于实物量?你解释一下所谓银行的货币创造。还有既然产品数量飞速增加,而在金本位时代怎么只有轻微的通货紧缩,而货币经济时代就有普遍的通货膨胀?——虽然这和剩余价值规律没有直接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