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m坐标系中,v(p,m)的等水平线(即效用无差异曲线)应该是什么形状?
1、如果根据零次齐次性,v(p,m) = v(tp,tm),应该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2、如果根据拟凸性,v[ap+(1-a)tp,am+(1-a)tm}≤max{v(p,m),v(tp,tm) }= v(p,m),则当严格拟凸时,不等号成立,应该是一条曲线;
这个矛盾应该怎么解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9-23 23:01:29编辑过]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楼上思考的可真细。我这里没有教材,只凭感觉说,因为价格是一个向量,你不太可能这样来画V的无差异曲线。至于第二个问题,你是如何得到“严格”二字的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9-23 23:15:18编辑过]
如果"严格拟凸"是不成立的,那么,就只有线性,为什么众多教科书上还要强调其"拟凸"性呢?
对比了一下,MWG 和 Jehle & Reny的书中都是 Quasiconvex in (P,M)
而Varian的书中是 Quasiconvex in P
或许问题出在这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9-24 18:35:42编辑过]
我这里没有书,但在我的印象中,恐怕没有“严格”二字。这类词是不能随便加的呀?!
至于为什么要分析拟凸,最重要的原因是要说明V的“几乎”连续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