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MRTS(lk)本身说的就是L减少K增加的时候,这是固定的,没有楼主说的那种情况,它指的是每增加一单位K,它所能代替的L的数量是递减的。
而边际报CHOU递减规律,实际上确实是包括边际产量递增和递减,后面是递减,但还是叫边际报CHOU递减
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还是根据其定义理解的好
呵呵,本人的一点认为
"MRTS(lk)本身说的就是L减少K增加的时候,这是固定的,没有楼主说的那种情况,它指的是每增加一单位K,它所能代替的L的数量是递减的。"???????????????
我可能说的不太清楚,很多教材中都这样解释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的成因:以劳动对资本的替代为例,随着劳动投入的不断增加,劳动的边际产量是逐渐下降的;同时,随着资本数量的逐渐减少,资本的边际产量逐渐增加。
但是随着劳动投入的不断增加,劳动的边际产量不是逐渐下降的,随着资本数量的逐渐减少,资本的边际产量也不是逐渐增加的。
请大家指教,我是真心求教,谢谢
楼主:要注意了,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有前提的:生产要素发生变化时,产量保持不变。如果按你所理解的边际产出不递减,那不可能有产量不变的假设。
另外,你所说的边际产出开始有个递增阶段是一个特殊阶段,它要求另外一种要素的数量保持不变。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一般是:两种生产要素之间有一个最优比例,而在达到这种最优比例之前,增加较少的那种要素可以导致这种要素的边际产出递减,那也是在较多的那种要素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发生。比如,劳动力与机器的最优比例是3比1,如果开始这个比例是1比1,那么,这时劳动太少,因此,增加劳动(在达到最优比例之前),而导致的劳动边际产出会有一个递增过程。在这个阶段,厂商是不会进行劳动与资本之间的替代的。一旦,当劳动的增加量超过最优比例之后,递减过程就发生了。
"如果按你所理解的边际产出不递减,那不可能有产量不变的假设。"我不太明白,边际产出递减产量就不变了吗?
真是不好意思,我太笨了
设生产函数y=f(x1,x2)
令f(x1,x2)=c(任意常数),则它代表一族等产量线(产量即常数c)。
这样,上面的曲线(等产量线)方程实际上建立了x1与x2的隐函数关系。
边际替代率就是等产量线方程中x1对x2的导数或x2对x1的导数,边际替代率递减,是指这两种导数的绝对值随x2(或x1)的变大而变小。
你可以发现,对于多要素生产函数,单纯的“边际产量递减”一般并不能保证利润函数有极值。尽量忘记“边际产量递减”这种提法吧,理论经济学里这种提法目前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用处了。
这么说吧:边际产出递减规律是说开始时,可能存在边际产出递增,但是,这时,厂商不会进行要素间的替代。
还记得等产量曲线图吗?你所说的情形是在两条脊线之外的区域,也就是说,不是厂商最优要素组合的备选区域。
设想一个落在两种生产要素坐标系上的圆,它可以被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有负斜率、且凸向坐标原点;第二部分有负斜率、凹向原点;第三部分有正斜率、凸向纵轴;第四部分有正斜率、凸向横轴。只有第一部分是厂商选择最优要素组合的备选区域,而在这一区域里,就没有你所说的边际产出不递减的情形。
厂商会不会进行要素替代,还要看要素价格。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等产量线的斜率,只要这个等产量线是具有负斜率、且凸向原点,这个斜率也就是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递减的。
也许是我表述不够准确,让楼上的误解。生产者不会在其它三部分进行生产。(见以下四部分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