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816 2
2007-06-07
最近有机会到几个省市去考察,接触到负责项目、计划、筹资、定价等部门的领导。他们对情况都很熟悉,对事物的分析也相当深入,可是无例外地对经济学的知识非常欠缺,对价格如何引导资源配置完全不了解,只懂得价格在利益分配中的作用。这些政府官员在全社会的资源配置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配置效率的高低就在于他们的一念之间,这种情况说明,普及经济学知识实在是当务之急。
    反过来看,当今各级干部培训的机会并不算少。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进过培训班,有的还是经济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为什么这些主管经济事务的官员还如此缺乏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呢?究其原因,是当今经济学教育的极端落后。不要说政府官员,就是专攻经济学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因为经济学教育的落后,毕业出来对价格配置资源的道理仍是似懂非懂。
    首先,将经济学叫做“西方经济学”,就是将人引入歧途的一块路牌,一门学问和地域怎么会联系上的?我们从未没有听说过西方几何学或东方物理学。如果将学问产生的发源地标明它属于哪个学派,那么《资本论》就是第一本西方经济学。严格的理论经济学应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门学问。当代经济学多半只研究市场制度下的经济规律,如果称之为市场经济学是可以的,这可以说明它不适用于计划经济和封建经济,但对如今的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完全适用的,要改革经济学的教育,首先要彻底放弃“西方经济学”的名称。
    学经济学的目的是什么,不同的目的会选用不同的教材。解放前学经济学是为了革命,所以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告诉工人阶级,资本家如何剥削了我们,革资本主义的命是理直气壮的。解放之后革命已经成功,学经济学的目的也应变为发展经济。可是我国绝大多数大专院校,不论是经济类型或其他类型的系科,仍旧教以革命为目的的经济学。我不明白这一教育是想动员什么人去革什么人的命。过去我们还有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受资本主义制度剥削的阶级兄弟解救出来的雄心壮志,如今我们的目标已经调整得现实得多。可是在经济学教材的选用上,仍是抱残守缺。经济学家最反对浪费。全国各类学校中几百万人花费巨大精力学革命的经济学是当今最大浪费之一。这不但无用,而且误导,因为它妨碍了建立市场经济的基本概念。不学经济学还懂得供需决定价格,物以稀为贵,学了革命的经济学反而只知道劳动量决定价值,价格围绕那个劳动量上下波动。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石油资源能值钱。
    建设用的经济学,其核心问题是资源配置。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就是研究资源配置问题的。对经济专业的学生来说,学好这两门课是整个专业知识的基础,它应该请水平最高的教授来讲授。可是许多大学把这两门课视同其他经济学分支学科同样的地位。学时安排不足,有时让研究生去讲课,无怪乎大多数经济系的毕业生,即使是国际经济系毕业的,也说不清楚汇率是如何决定的。
    就总体而言,学生学不好经济学是校方和教师的责任。一所学校,不论是大学、中学、小学,教不好学生同样地责任在校方。一个学校要办好,关键在有好的校长,好的教师。当校长的整天想的应该是如何请到好的老师。对于大学校长而言,就要想方设法把当代的大学问家请来教书。可惜当今大学校长整天被评职称,分房子,平衡预算所苦恼,哪里还有心思去物色教授,改革教材,在这样一个教育体制下,经济学教育要独树一帜,当然很难了。
    改革在各条战线都取得了伟大成就,但在经济学教育这条战线恐怕是例外。如果我们不能解放思想,依旧墨守成规,因干部不懂经济学而造成资源配置扭曲的损失,还会不断阻碍我国的经济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6-8 17:32:00

将马经列为革命的经济学未免偏狭了些。

但称西方经济学为现代经济学则理正言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8 18:11:00

唉,马列的经济学在前苏联和中国都曾经尝试过,结果怎么样,大家有目共睹!!!!!!

还是根据中国自己的国情来吧!!!!!!

呵呵,顺便提一句,唐代人杜佑的名著《通典》里有许多历代王朝经济方面的政策,制度,不妨借鉴和参考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