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的竞争论和自生能力论,周其仁的人力资本产权论,张维迎的产权论,杨瑞龙的分类改革论和国有企业的定位论。下面是我感兴趣的文章。仅供参考。
1、林毅夫,蔡昉,李周.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是创造竞争的环境[J].改革,1995(3),18~28
2、林毅夫,蔡昉,李周.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林毅夫.发展战略、自生能力和经济收敛[J].经济学季刊,2002(2),269~300
4、杨瑞龙.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经济学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5、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与委托-代理关系(1996).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C],张维迎,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69~96
6、张维迎.从公司治理结构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1998).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C],张维迎,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97~141
7、周其仁.公有制企业的性质[J].经济研究,2000(1),3~12
8、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1996).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C],周其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81~94
9、杨瑞龙,周业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