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665 3
2007-05-13
产权改革加剧就业危机!
高木

1 产权改制后,企业往往会一次性大量精简人员,造成大量下岗失业。即便是企业主人不敢直接违法国家政策,立即精简人员,也往往在政策的风头过后,大量精简人员,因为企业员工的身份已经被置换成纯粹的雇佣劳动力,已经成为了任人宰割的羔羊。

2 产权改制后的各个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会不断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促使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因此,生产一定量的社会总产品所需要的社会总劳动时间会逐渐减少,劳动岗位必然会进一步稀缺,造成劳动力的进一步过剩。

3 利润最大化是企业主追求的最终目标,因此,在保持工资水平不变的前提下,企业主会尽可能地给在岗的劳动力增加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从而获取更大的利润。因此,即便是在社会总劳动时间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劳动岗位仍然会进一步减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会进一步加剧。

4 社会失业人口的大量存在,对企业主是极其有利的。有社会失业人口的大量存在,企业主就可以有恃无恐地压低在岗劳动力的报酬,额外增加劳动力的劳动强度,额外延长劳动力的劳动时间,敷衍劳动环境的改善。劳动力为了不丢掉来之不易的劳动岗位,只能忍气吞声,任人宰割。可以说,市场经济矫枉过正,克服掉了劳动力的惰性,却送给劳动力忍气吞声任人宰割的厚礼!

5 一定规模的社会失业人口的存在,对宏观经济也是有利的。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是市场经济的客观现象,经济增长时,企业可以在社会劳动力市场上及时雇佣到廉价劳动力,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在经济疲软衰退时,解雇劳动力也不会受到道义上的指责,还可以让政府找到一个解决社会劳动保障问题的差事。因此失业大军成为必不可少的劳动力蓄水池,因此,指望代表企业主利益的国家出面根除失业问题,几乎是与虎谋皮。

6 生产资料集中到少数人手里后,货币将以利润的形式大量地集中在少数富人的手中,通过储蓄、购买股票债券等虚拟经济方式或直接投资,退出了实体经济的循环或者是加大着社会总供给,这必然造成实体经济中的货币短缺和社会总供给远远大于社会总需求的现象,货币财富的这两个流向,共同导致了有效需求不足,物价下跌,产品卖不出去,资金周转困难,工厂大量停业倒闭,生产萎缩,整个社会的就业岗位必然会相对地日益减少。可以说,错误地把货币当作财富而无限度地追逐,导致了货币财富的两极分化,而货币财富的贫富分化又进一步造成了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又进一步加剧着甚至恶化着就业难问题的浮现。

6 虽然产权明晰的企业主们是造成社会劳动力严重过剩的主要凶手,但是企业主们却把解决就业问题的这个缠满了荆棘的皮球一脚踢给了政府,例如他们说“当一个人没有机会出卖劳动的时候,政府就应该负起责任”。可是,在一个纸币制度统治的市场经济环境里,政府不仅已经失去了控制形势的尚方宝剑,而且政府成员中的相当多数本身就是企业主或者是已经被企业主所收买而成为了企业主的代言人,因此政府根本无力,也无心去真正解决就业问题。

目前,即便是在个人口少资源多的世界上最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里,仍然没有解决好就业问题。这说明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根本无法解决好就业问题。而在中国这个人口多资源少的国家里,若忠贞不逾照搬西方主流经济理论用来指导中国的改革实践,必将引发全面的社会危机。自从国退民进大规模产权私有化以来,失业人数节节攀升,已经严重危机到共和国的安定这个事实,就是对主流经济学最好的驳斥。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产权改革不仅无法缓解就业危机,还将加剧就业危机!

只有通过建立帐户唯一网络观控的财产登记制度,并以此为基础发挥好税收和信用额度的作用,进行有效的国民收入再分配,彻底克服有效需求不足,条件成熟后果断实施缩短单个劳动力法定工作时间的轮岗制,才能真正解决好中国的就业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5-13 10:43:00

老兄是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吧?

精简人员提高效率好像不是什么错吧?难道非要人员臃肿半死不活地去国际上和别人竞争?

问题不在此,而在于国家相应的税收改革和收入再分配制度,福利制度没有起到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5 18:05:00

每件事都要看两方面,有些人下了岗,他再寻求出路,不断的吸取更多的知识。而有些则把自己当作社会中最不幸的人。

我想每个人都会选择前者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5 18:22:00

看完了,一篇挺无聊的文章.

打个比方就像自动化生产,机械设备的使用会增加失业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