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348 3
2005-05-03

洪曦

国际战略环境和中国政治经济结构决定了中国经济的战略走向和步骤。国际主流国家已经把中国拉进既定的轨道。市场经济为核心的社会制度结构正在构建,虽然中国政治经济结构与世界主流国家所要求的还有距离,与国际规则还远未接轨,但是这种趋势已经铁定. 这种接轨一定要付出惨重的代价的。

世界从来就是精英掌握的,他们控制这社会政治资源和经济资源,并按照他们的立场方法改造社会, 未来适应新的环境, 发展战略需要不断地做调整。中国也不例外,这种调整就是改革。

中国的经济改革是经济制度的改革,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地吸引外部经济资源的加入,以对冲以往内部亏空, 和改革所引发的经济下降的成本,所以维持经济增量是改革的必要条件。必要时可以调整数据。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就是内部系统效率的提高或者外部经济要素资源的注入. 无论对于内部还是外部,要让他们确信中国经济是向好的,树立不可动摇的信心,“私产入宪”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资本外流是政府最不愿意看到的现象。政府目前的手段是:

一严格控制资本外流,同时吸引外资;

二让国民对国内经济有信心;

三,最后在资本开放的前夕不得不开放所有的行业。

对于外资更是尽可能以各种手段吸引外资,维持资本密度,经济聚集和保持经济增量,最终拉动劳动力“消费”。

从资本市场上看,政府始终控制着金融资源,在直接投融资和间接投融资的选择上,一定是通过银行等中间机构控制金融资源的流动和分布。所以在股市、信托和公司债三大直接投融资手段中都是控制的。由于要完成国有企业上市这一战略目标股市比另外两个工具相对开放些。然而政府终于认识到了,控制了所有的金融资源也等于包揽的所有的金融风险。所以当分散风险的计划出现的时候,也恰恰是直接投融资开始起步的时候。完成主流银行上市就是建立风险隔离制度,所以没有完成主流银行上市,资本市场就不会轻易打开。间接融资占绝对垄断的地位, 使得直接融资被边缘化.

所以,金融改革的大体步骤是:

主流银行上市;

金融对内开放;

金融对外开放。

只有主流银行上市了,银行风险由银行董事会take over之后,政府就可能解放信托等直接投融资工具了;

所以,目前证券基金不是投资理财工具而是国有企业上市的工具。目前的结局证明了我以前的分析判断,二季度基金净资产全部负,全部沦陷在股市中,并不是基金经理不知,而是他们没有选择。而目前中国股市的市盈率还高于海外市场。在这种情况下,QFII是非常危险的,我不知道地下的,资本流出数据,但可以肯定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如果FDI和资本流出的对比发生变化,那么“做空”中国有可能会提前来临。

目前,政府已经意识到了,只有不断提高房产投资的成本,同时降低投资股市的成本,内部资金才有可能从房产向股市翻转,但是请不要忽视决定存款,房产和股市三大居民资产存在的制度基础的变革,否则一切都是徒劳的.

毕竟,制度决定了经济增长方式,制度决定了财富表达方式

银行收紧信贷国内资金市场利率必然提高,这对吸引海外金融资本和遏制国内资本外流有好处但代价太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5-3 15:14:00

即便在最资本主义的美国,政府也是银行危机的最后承担者。1984年伊里诺斯大陆银行破产案,1988年200多家联贷合作社倒闭案,都是美国政府和联储充当“最终贷款人”和清算人。 中国政府面对将危及全国的金融危机能对大银行的经营不善坐视不管,手中控制的国家财富在利益集团的游说下能保持独立? 根据科斯定理说,没有好的约束制度,产权的改革起不到什么作用,国内股市上有几家公司真正做到了现代企业制度呢? 银行上市的好处就想保险公司上市,上得出不少权贵子弟亿万富翁。不知道解放信托业的诉求是否能超越圈钱的欲望,只知道国家经济政策常受权势集团和其口舌的左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3 15:14:00

直接投融资就是金融的民主革命,它是挑战金融霸权间(接投融资)的革命。谁控制这间接投融资谁就是金融霸权,他们害怕金融民主形式的直接投融资。他们想方设法控制直接投融资,扭曲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3 15:17:00
在金融危机下,房地产不能保值。首先,本币对外币的贬值使得房地产以外币记大大贬值。其次。金融危机中,通常会提高利率以维持汇率稳定,高利率会导致楼市暴跌。而对贷款者来说就更悲惨,他们将面对双重压力,一方面是楼市下跌带来的损失,一方面是利率上升带来的还贷压力。日本,香港那些负资产者就是这样来的。唯一可能有利的情况是,国家马上改变汇率制度,不试图维持汇率稳定。但这会带来严重的通货膨胀。

这和政府做空人民币有关,外汇相当于政府(可比作公司)的小金库或优质资产,当它决心让人民币贬值时,它必须持系统外货币来套利。

zf是人民币的制造者,而zf不能直接制造外汇,zf是在套利。另外,只要抓住中国土地和外汇这两头,特别是拥有足够的外汇,zf就可以抗击金融风险,我说的是zf可以抵抗金融风险而不是是国家可以抵抗金融风险。

当我们把风险焦距与政府调准一致时,我们的确会得出,土地及其衍生物和外汇是我们该持有的。目前如果单单把风险与主流银行调准一致已经不足以规避风险。因为银行正在上市。银行的上市意味着ZF对银行的做空,所有的注资、坏帐剥离都是为了在股市上卖个好价钱,也就是做空过程中有人接盘,造成的影响相对低一些。与此同时,ZF在对土地的政策却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严控土地批租”从以前土地无偿使用变成有偿使用,再从生地批租变成现在的毛地批租,可见,ZF如同一企业,用土地入股,或者正变成一最大的房东。土地供应模式正在朝当年的香港模式转变,带来的结果就是,房地产将成为ZF的一大税收工具,成为抽头的工具。这样的工具当然是要争夺的。外汇则是ZF对外抵抗风险的工具。当ZF唯一的砝码,低廉的人力资源和土地被其他国家恶意做空的时候,外汇是打经济仗的武器。8过可惜的是,与美国相比,我们国家始终处于被动局面,丧失先手机会。因为我们国家能提供的是无限的人民币,而美国是无限的美元,我们提供多少是看人家脸色走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