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4233 10
2007-07-23

本人不是学制度经济学的,甚至不愿意认为是学过制度经济学,因为经济学就是经济学,何必要分个什么制度经济学。当然,作为一种称呼,你要称呼为什么合约经济学,什么猪肉经济学都可以,研究合约称为合约经济学,研究猪肉称为猪肉经济学,这确实也没有什么不对。不过,真正要命的是,所有经济学应该有一个共同的原理与基本的理论结构才对。但是到目前为止,虽然杨小凯的经济学号称整合了大部分经济学分支,但是显然新兴古典经济学离一统江湖的程度还差得太远了。甚至国内绝大多数高等学校,根本就不将新兴古典经济学列入教学计划,根本就不愿意采取最新的主流经济学。

下面作为一个小例子,来驳一下新制度经济学中经常被人奉为珍宝的一个错误原理,制度变迁一般情况下是降低了交易费用。这里最大的错误在于,将交易费用这样一个维度作为评判制度变迁的主要维度甚至是唯一维度。实际上,杨小凯证明,随着分工组织结构的演进,交易费用率或者单位交易费用下降,但是其总的交易费用却可能上升,而且一般情况下总交易费用是上升的。因为单位交易费用或者说交易费用率下降了,使得人们之间的分工合作的次数也增加了,甚至分工合作交易次数增加得更多,因此总交易费用反而增加。但是为什么社会能够接受总交易费用增加的情况呢,因为专业化分工能够提高生产率,从而提高社会财富的生产效率,因此,随着分工演进,虽然总交易费用在增加,但是专业化分工所带来的好处增加得更多,因此社会仍然愿意以不断增加总交易费用的方式来伴随专业化分工的发展。但是新制度经济学就没有系统的模型来分析过这一问题,因此使得许多经济学学生,特别是所谓制度经济学专家,当他们在以交易费用这一个维度来考虑制度变迁时,只好接受制度变迁一般是朝着总交易费用递减的方向变迁。或者说认为制度变迁有助于降低交易费用。

制度变迁有助降低交易费用这一说法是显然错误的。因为这里的交易费用一般人肯定理解为总交易费用而不是单次的交易费用。因此,我们必须区分单次的交易费用与社会总交易费用。张五常虽然认为社会总交易费用占国民总值的比例很高,但是他根本不可能象小凯那样用模型区分单次交易费用与总交易费用的不同变化趋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7-23 15:16:00

再补充一下,单次交易费用下降,总交易费用上长升,这样的原理非常类似于价格下降,但是销售收入反而增加。其数学要点在于,

总交易费用=单次交易费用率*交易次数,

类比 厂商总销售收入=单位产品销售收入(价格)*销售数量 (厂商角度或卖者角度)

消费者购买支出=单位商品支出(价格)*购买数量 (买者角度)

头脑转得快的同学可能马上想到了弹性的概念,只要当需求价格弹性小于负1时(富有弹性)时才有这种结果。那么在单位交易费用与总交易费用的例子里面,是不是也应该有类似的东西呢。或者,是不是单位交易费用率下降能够引起交易次数更大的上升呢?这就要看具体模型情况了。但是我们这样类比总是正确的,是正确的思维方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7-23 15:18: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7-23 15:41:00

你这样说确实引出的就是一个类似价格理论中弹性的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13 22:17:00
交易费用不能简单认为是一种“负担”,而要区分预期交易费用和实际交易费用。新制度经济学在这个观点上的确有待商榷,诺思和张五常等均认为交易费用的节约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从现实情况来看未必如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17 23:50:00

或者你把这句话理解成“制度变迁增进经济绩效”不就行了?

至于总交易费用上升,如果伴随总交易费用上升,绩效也在上升,且上升得比总交易费用快,那么相对于绩效来讲,交易费用就是在下降

制度变迁可以降低单次交易费用

制度变迁也可以是这样:新制度下原来不能进行的交易现在可以进行了,但新进行的交易促进了绩效也产生了交易费用,然后相对于因新进行的交易促进的绩效而言,费用小于绩效,那么交易费用还是下降了的。

以下是个人“感觉”:“performance”应该是个不同于“output”或“efficiency”的概念,看起来“welfare”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是个“结构性”的概念,而不是“总量性”的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