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顶层设计”就是政治改革的实施方案。
关于我国政治改革的“顶层设计”的思想,源于1987年的党*十*三*大的赵紫*的报告。究其我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历程中,前二次政治改革的失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并不深刻了解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之间的内在联系,那时人们追求生活温饱的期望是与人们迫切要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彼此呼应的。所以,那时从旧式的计划经济基础上脱胎出来的政治体制的固有弊端 ,阻碍市场经济及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问题,远远没有今天凸显。另外,由于当时的政治改革的“整体规划”的重点是“行政体制改革”即“党政分开”(今天的“顶层设计”)的方案,没有得到军队最高领导层的有力支持,特别是赵紫*严重忽视了军队(最大政治集团)的利益诉求,导致政治改革的实施方案被搁浅了20多年。
斯人已逝,“人无完人”。但是,人不能没有信用,ZF不能没有责任,执政党不能没有信誉。
自13大以来,执政党所作出的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以及落实各项政治改革的承诺,须以兑现。无论以“整体规划”,还是以“顶层设计”,说法怎样,无所谓,关键是看其中的实质内容。“顶层设计”就是党群一心,就是执政党唤起民众支持,就是要取信于民,就是要勇于承担起历史责任,哪怕前面是“遍布荆棘、处处地雷”,也要义无反顾、奋勇前行。今天,有了军队的新一代的最高领导层的强有力的支持和赞同,政治改革的外部风险就相对减少许多。
中华民族的发展目标始终如一,那就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在本世纪实现政治、经济、社会和科技的现代化,成为发达国家。任何思想理论、任何的政治体制及经济体制等等,都是为了这一目标服务的,都是服从和服务于这一目标的。所以,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零敲碎打”的政治改革;那种仅关注眼前的、局部的、却无法统领全局的“摸石头过河”式的政治改革,最终会使我们丧失推进政治改革的最佳时机,那才是一种得不偿失的政治短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