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1676 2
2012-11-09

扯淡经济学之(四十九)自私的基因(二)

       我们继续扯《自私的基因》。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道金斯这本书最根本的错误,就是他所谓的“一个基因”实际上是“一种基因”,隐含地使用了他批判的种群选择理论。可以这样说,传统种群选择理论的种群是生命个体的群,而道金斯的种群则是生命个体内基因的群。打个比方来说,传统种群选择理论者是用肉眼观察,看到的是一群活生生的个体,而道金斯是用一种基因透镜来观察,看到的是一群基因;但它们其实是同一回事,只是角度不同罢了。如果不隐含地使用基因种的概念,道金斯就无法从自私转到利他。

       在最新的版本里,道金斯增加了两章,但上面那个基本错误仍然没有纠正。除开这一点,这两章倒是比较有可读性的,而且在一个问题的处理上,我认为他比古尔德高明。

       当然,我也不讳言,我是比较喜欢古尔德的。古尔德在《自然史沉思录》里,是支持幼态持续说而反对重演律:我认为他对重演律的理解太死板了点,幼态持续说和重演律其实并不矛盾,是同一过程的不同说法,或者说侧重点不同。而道金斯则把它们融合了。

       看过《自私的基因》的可能嗤之以鼻,道金斯根本就没有提这些概念。而这也正是我认为他不太地道的一个地方——在第十三章中,道金斯论说调节胚胎发育过程时,使用了“回到绘图板”和“童年”,他所表达的,在我看来,其实和“重演律”与“幼态持续说”是一个意思,而且他也不该把“条件反射”这一概念给忽略掉。

      事实上,有了“条件反射”概念,我认为道金斯所谓的“觅母”概念根本多余,是一种很扯淡的机械类比。就是道金斯所谓的利他,也应该主要从条件反射这个角度来解释:您能想象一个从没遇到过任何危险的鸟,在第一次遇到危险时给同伴发警鸣信号么?

      自然选择的基础只有一个,那就是多样性。多样性有许多来源,一是单纯的基因突变,二是基因的不同组合,三是幼态持续和条件反射,等等吧。前两者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种群内个体的不同,后者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个体自身的适应性或可塑性。事实上,道金斯用自私来进行的那些解释,都可以通过多样性和自然选择来解释。

       我们说过:道金斯的拟人化,不是弘扬了而是背叛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最后,我们就来看看,道金斯自己是怎样被拟人化误导的。 在第十三章中,道金斯说:“如第一路线的基因已经占据了群体中的大多数位子,自然选择便会偏向第一路线,而惩罚第二路线的基因。反之亦然。”

       我不太理解“反之亦然”是什么意思?是“如第二路线的基因已经占据了群体中的大多数位子,自然选择便会偏向第二路线,而惩罚第一路线的基因”么?好像自然选择是个欺软怕硬的家伙,看到哪家人多势众就帮哪家一样:这出自一个所谓的自然选择主义者,实在匪夷所思。

      恰恰相反,天地不仁,视万物为刍狗,而且始终如此:第一路线的基因占据了群体中的大多数位子,只是因为它碰巧可以适应无情的大自然。如果说偏向的话,大自然一开始就偏向第一路线的基因了,而不是看到第一路线的基因多了才偏向的;如果竟偏向了第二路线的基因,那一定是大自然自己变化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1-14 16:27:23
感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0 15:08:40
casboryy 发表于 2012-11-14 16:27
感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