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说大道至简,仔细想想这话不假。世间万事,追其本源,大都不复杂。比如说经济,纷纷杂杂气象万千,甚至有好事者创造了所谓的“经济帝国主义”,追其本源,不过是如何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无限的欲望的事。大道虽至简,追寻却不易。因为简单最终会演化为复杂,从复杂的千丝万缕中寻找那一丝主线可谓大海捞针。伟人们往往具有独到的眼光,着眼于寻常,穷毫微之变,演天下大势。试观目前接触到的经典理论,无不是如此,牛顿用简单的三条定理解释了整个运动世界,亚当斯密则通过穿衣吃饭看透了这个社会财富的产生和分配。 以上的话说的或许夸大,不过确也是近来真切体会。夜半鸡鸣,辗转反侧寥寥之时翻起了《国富论》,几百年前的老书,早有耳闻确并未曾拜读。既然要从头读起,以它为始可谓再合适不过了。翻开书发现在古人的思想里经济好像并没有那么复杂,斯密眼中的经济则更是从穿衣吃饭开始的,一个社会,无论贫穷或富有,从古至今,总会有生产产生。社会的总的产量的多或少以及在社会中如何分配决定了社会的贫穷和富有,还有社会的运行方式。原始社会由于产品产量少,人们不得不抛弃社会中的老弱病残。现在的社会老有所养,弱有所祜,甚至还有一部分不参与生产直接参与分配的闲人,这都是因为社会中用以分配的那部分产量增加了。这个产量为什么会增加呢?斯密认为是生产效率的提高。生产效率的提高又是源于哪里呢?从古至今社会生产中一直存在着这么一种现象——分工。分工为什么会造成生产效率的提高?于是我们就回到了教科书中经常列举的斯密的那个经典的例子——生产针的工厂里的分工。 这一切由斯密娓娓道来人们确实觉得简单的可以,然而在斯密之前却从未有人这样去观察和发现过。有些事情我们往往觉得太过熟悉而认为理所当然,大多人数没有考虑其中的原因。仔细想想或许有人就会发现,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原来也是那么陌生,我们竟是那么的无知,连生活中最熟悉的事情都不了解。不禁想起了那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