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1700 2
2012-12-06

中国白酒30年风云榜-事件风云榜

第三届全国评酒会:
    事件时间:1979年8月;地点:辽宁大连
    “第三届全国评酒会” 共评出 “八大名酒”——即“茅台”、“汾酒”、“五粮液”、“剑南春”、“古井贡”、“ 洋河大曲”、“董酒”、“泸州老窖特曲”。
    “第三届全国评酒会”的行业历史作用在于:一、首次按香型、生产工艺和糖化剂分别进行评比,共确立了酱香、浓香、清香、米香、其他香型5种香型,本届评酒会是评酒工作的一个里程碑;二、评酒会制定了较为完整的评酒办法,首次对评酒员进行了考核,统一了主要香型的风格描述。即:酱香型酒: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浓香型酒:窖香浓郁,绵甜甘洌,香味协调,尾净味长;清香型酒:清香纯正,诸味协调,醇甜柔和,余味爽净;米香型酒:蜜香清雅,入口绵柔,落口爽净,回味怡畅;三、第三届评酒会后,一些省区纷纷效仿进行了省级评委的考核,组成了省评委。至此,我国评酒队伍逐级被建立起来。在全国逐步培养和形成了一支以感官检验产品质量的评酒技术队伍;四、提出要不断地开发创造新产品、新香型,适应不同类型消费者的需要。
    上榜感言:评出中国“八大名酒”,确立中国白酒香型,统一香型风格,初建评酒队伍。
第四届全国评酒会:
    事件时间:1984年5月;地点:山西太原
    “第四届全国评酒会”评出国家十三大名酒:“茅台”、“汾酒”、“五粮液”、“洋河大曲”、“剑南春”、“古井贡”、“董酒”、“西凤”、“泸州老窖特曲”、“全兴大曲”、“双沟大曲”、“特制黄鹤楼”、“郎酒”。
    本届评酒会的历史作用在于:一、在国家评委的考核试题内容上由上届只考一个香型增加到清香、酱香、浓香、米香和其他香型,对考生的各种香型鉴别能力、准确性和再现性要求较高,同时增考了评酒基础理论笔试,对于评酒的一些基本知识必须掌握。本届评酒会在酱香型酒评选标准中对香的要求除“酱香突出、幽雅细腻”外,增加了“空杯留香”的检查评比办法,对味的指标增添了“酱香显著”的要求;二、新香型不断涌现。在其他香型中,呈现了百花齐放的格局,除药香、浓酱相兼外,新出现了凤香、豉香。专家们认为这些香型将会游离出来,单独成为新香型酒。
    上榜感言:评出中国“十三大名酒”,增加考评内容、香型百花齐放。
贵阳会议
    事件时间:1987年;地点:贵州贵阳
    1974年之前,中国白酒除小曲白酒和广东豉香型白酒外,都是高度酒,由于酒度高、能燃烧、饮后刺激性大难以与世界接轨。1987年3月22日至26日,由国家经委、轻工业部、商业部、农牧渔业部在贵阳联合召开“全国酿酒工业增产节约工作会议”,后被人称为“贵阳会议”,会议确定了“四个转变”,即“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蒸馏酒向酿造酒转变;粮食酒向果类酒转变;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及“优质、低度、多品种”的方针,并开始全国推广。1990年以后,受“贵阳会议”和“四个转变”及第五届国家评酒后效应的影响,白酒低度化的趋势逐步增强,低度白酒再度成为关注焦点,目前,50度以下的降度、低度白酒占白酒总量的86%;50度以上的高度白酒占14%;60度左右的高度白酒已很少见;产品结构趋向合理。贵阳会议的“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为今后白酒全国低度化浪潮奠定了坚定基础,并推动了中国白酒与世界接轨,成为今后白酒产业发展的主流。
    上榜感言:确定酒业“四个转变”,正式推广低度白酒,推动白酒与国际接轨。
白酒价格放开:
    事件时间:1988年7月—1989年
    1988年7月28日,国家放开了名酒价格,各类名酒身价开始陡涨。此次调价幅度较大,有的国家级名酒从每500克数十元升至百元以上。有资料显示,在20世纪80年代,“泸州老窖”、“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等酒在价格上处于比较接近的地步,而在这一轮的涨价潮中,“五粮液”在1989年的价格超越了第一代白酒霸主“泸州老窖”,产品价格达到了30多元;1994年前后,“五粮液”再次提价,一举超过了“汾老大”;1998年的提价,“五粮液”成功超过了茅台酒。从此,“五粮液”坐上中国“白酒大王”的宝座。
    “五粮液”最初的成功在于:“是不是老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抓住有可能成为老大的机遇和方法”。
    上榜感言:打破白酒价格的计划经济时代,界定白酒市场分水岭,“价格”成为超越对手的法宝和魔方,成为抢占“白酒大王”宝座的最初秘籍。
第五届全国评酒会:
    事件时间:1989年1月;地点:安徽合肥
    “第五届全国评酒会”评出十七大名酒:“茅台”、“汾酒”、“五粮液”、“洋河大曲”、“剑南春”、“古井贡”、“董酒”、“西凤”、“泸州老窖特曲”、“全兴大曲”、“ 双沟大曲” 、“黄鹤楼”、“郎酒”、“武陵酒”、“宝丰酒”、“宋河粮液”、“沱牌”。
    本届评酒会的历史推动作用在于:一、对于“浓香型白酒”,规定了己酸乙酯含量等,结束了多年来评比时“以香取胜”的局面;二、评酒会将香型分为浓香、清香、米香、酱香、其他香5类,并细分了其他香型,由第四届4个类别增加到了6个(药香、豉香、兼香、凤型、特型、芝麻香)类别,推动了其他香型白酒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三、本届评酒会上最突出的是降度及低度酒有了极大的增长,白酒酒度要求降低10度,普通白酒要降到55度以下,大力研究40度以下的低度白酒,扶持低度白酒的发展。
    上榜感言:评出中国“十七大名酒”,扶持低度白酒的发展。
23部委“公宴不喝白酒”
    事件时间:1995年
    1995年,国家23个部委提出:“今后公宴不喝白酒,改用果酒,以后进一步发展成不喝白酒和进口酒”,这一“政策”的出台,为3年后1998—2003年“白酒冬天”的到来制造了“乌云”,彰显了“政策”及“上层消费”对白酒市场的巨大影响。
    上榜感言:加快了1998—2003年“白酒冬天”到来的速度。
标王事件
    事件时间:1997年
    1996年岁末,山东秦池酒厂以
    3.218212(老板办公室电话号码)亿元的天文数字夺得1997年央视广告标王,在全国掀起巨大轰动,由此一夜成名。中标后的头两个月“秦池”销售收入就达2.18亿元,相当于秦池酒厂建厂以来的总和,当年度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8亿元,增长5~6倍。
    “秦池”在蝉联“标王”后不足两个月,媒体开始了对“秦池”的暗访,揭开“秦池”暴富内幕,至此拉开了中国传媒围剿“标王”、批判“秦池”的序幕。到1998年,该厂已是欠税经营,随后“秦池陷入困境,行将倒闭”之声不绝于耳,联合“倒秦”蔚然成风,“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天堂通往地狱的大门仅仅一步之遥”,“秦池”从此一蹶不振,从白酒行业视线中消失。“秦池”演绎的“标王事件”使整个白酒行业(尤其鲁酒)受到沉重打击和创伤,“广告营销”这一手段的是是非非,使白酒企业家开始基于“战略层面”进行集体反思,这个事件以后,“系统营销”、“整合营销”、“品牌营销”等开始被大多数白酒企业学习研究和推广应用。
    上榜感言:中国白酒“广告营销”的标志性事件,成为商学院里一个反面“经典案例”。
山西朔州假酒案
    事件时间:1998年1月
    1998年1月,山西朔州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假酒案,随后在全国各地又陆续发现假酒事件,此次假酒案造成数十人死亡,数百人中毒,使得国人一度谈酒色变,惨案牵动了原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江总书记曾三次打电话过问此事,后来,“朔州假酒案”演绎成“山西毒酒案”。
    “山西假酒案”原本与国家名酒“汾酒”毫无瓜葛,但最后使得汾酒品牌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和冲击,更使得企业从行业排头兵的位置一下子跌到了第九位,从此汾酒集团进入了漫长的恢复期。
    上榜感言:朔州假酒 ,全国色变;名酒遭殃,市场沦陷;食品安全,人命关天。
新型白酒事件
    事件时间:1999年11月
    1999年11月,著名白酒权威沈怡方在一次会议上发表了“新型白酒是21世纪白酒发展方向”的讲话,南方某媒体受幕后商战目的的驱使,断章取义,歪曲发表了《中国白酒协会负责人揭“老底”——七成白酒系食用酒精勾兑》一文。继而各地一些电台、报刊相继转载,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
    作为国家既定的产业政策,发展新型白酒的方向不容诋毁,新型白酒的纯净、安全、低成本、低价位、满足大众消费等优势不容歪曲。为维护产业政策方向和行业、企业特别是消费者的根本利益,以沈怡方先生为首,高月明、高景炎、周恒刚、曾祖训、刘锦林等众多白酒专家站在第一线,与某些别有用心者展开了一场大是大非的世纪论战,他们纷纷撰文或发表讲话,对新型白酒的发展方向给予全面阐释和公正评价:新型白酒是在传统白酒工艺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分支,是在继承与发扬传统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宣传新型白酒并不是以新型白酒取代和改变传统工艺白酒,但是从消费层次尤其是价格因素上看,传统工艺白酒也抹煞不了新型白酒的优势,二者在市场上是互补与并存的关系。
    这场风波最终以新型白酒发展方向被广泛认同而告终,新型白酒概念及其优势从此被全社会广泛了解和接受,人们对白酒不再闻“新”色变,新型白酒产业从此获得更加顺利和快速发展。
   上榜感言:白酒创新发展之路永远是不平坦的,而不规范的市场竞争则充满了波诡云谲,只有坚持真理、坚持正义、坚持诚信才能赢得尊重和支持,也才能赢得充满阳光的未来,这个道理无论做产业还是做人,都是一样的。
5毛钱消费税
   事件时间:2001年5月
    2001年5月1日,国家税务部门宣布对白酒实行从价和从量相结合的复合计税方法。根据新政策,对粮食白酒和薯类白酒在维持现行按出厂价25%和15%的税率从价征收消费税办法不变的前提下,再对每斤白酒按0.5元从量征收一道消费税。与此同时,取消现行的以外购酒勾兑生产酒的企业可以扣除其购进酒已纳消费税的抵扣政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2-6 18:38:57
多长知识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1 16:22:47
thanks for shairngs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