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站务区 十一区 新手入门区
11592 1
2012-12-11

马克思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到底是什么?之一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形式探讨(6)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是:“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参与一定的、必然的、不依他们本身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与他们当时的物质生产力发展程度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就组成为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所借以树立起来而且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其相适应的那个现实基础。”列宁说:“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由物质力量即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人们在生产人类必须的产品时彼此所发生的关系,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转移的。所以,社会生活的一切现象,人类的意向、观念和法律,都是由这种关系来解释的。”列宁还说:“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由此可见,要认识社会现象,就要认识这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要认识这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就要认识这个社会的生产力。只有认识到这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的程度,就能够认识与这种生产力发展程度相适合的生产关系。把这些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能认识这个社会的经济结构。

在人类生产的发展史上,也就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有决定意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非常确定的、毫不含糊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究竟是什么呢?就目前来说,有两种观点:一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学家们也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家们普遍接受的是斯大林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概念。另一种是人们拒绝接受的马克思列宁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概念。正是斯大林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概念,不仅使社会主义国家没有进入社会主义,相反使得社会主义国家进入资本主义!为了判断是非,我首先探讨马克思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概念。

生产力、生产关系顾名思义,都是与生产有关的。生产就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来说,就是人的劳动把自然物变成自己的生存资料的过程,也就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占有自然物,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因此,它不以人类生活的任何形式为转移,倒不如说,它是人类生活的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的。人类一天也离不开劳动,离不开生产,不要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人类就要灭亡,“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品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数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就是马克思提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个概念的大前提!离开这个大前提谈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就会陷入主观的唯心主义的深渊!

一个不言自明的道理是:不管社会的形式如何,总是要生产产品,要消费产品的。生产的产品越多,满足人的需要的东西就越多。农业是为人类生产吃喝的东西,工业是为人类生产穿的、住的、用的东西。

问题是,如何能使得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为人类提供更多的产品呢?马克思发现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提供更多的产品。“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它事实上只决定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期内的效率。”非常清楚!马克思说的生产力,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生产力,而绝不是价值的或者说货币的或者说资本的生产力!同样非常清楚!生产力的作用只决定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期内的效率,而绝不是决定价值或者货币或者资本的效率!有目的的生产活动的效率就是单位时间内的产品的数量的增加的程度,而绝不是价值或者货币或者资本的数量增加的程度!由此可见,马克思说的生产力,就是具体的、有目的的、有用劳动的物质的生产力,而不是资本的生产力!正像资本主义把产品作为资本一样,资本主义也把劳动生产力作为资本的生产力!

劳动生产力的内容是什么呢?“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由此可见,所谓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力,就是发展劳动生产力,就是提高劳动生产力。发展提高劳动生产力,就是发展和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就是发展科学提高科学在工艺上应用程度,就是发展提高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就是发展和提高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就是不断改善自然条件。毋容置疑,马克思说的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力仅仅是发展和提高劳动的生产力而绝不是发展资本的生产力,提高资本的生产力!这种非常明白的,毫不含糊的的区别被斯大林弄混淆了!

斯大林的生产力指的是什么呢?“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工具,以及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所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社会的生产力。”正像斯大林把恩格斯关于资本的定义“资本是一宗货币,这宗货币变成为商品以便再变成比原先数量更得的货币。”简单化为“资本是剥削剩余价值的价值”一样,这里也把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概念简单化为生产工具即生产资料和人。斯大林简单化资本的概念的目的,就是抛弃恩格斯说的资本是在商品经济中的运动、活动、过程这个核心的内容。毫无疑问,这是斯大林为他的所谓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服务的。斯大林简单化劳动生产力概念的目的,就是抛弃马克思特别强调的始终是有用的具体劳动的生产力。当斯大林抛弃了具体劳动的生产力以后,也就抛弃了具体劳动的生产形式。从而为抽象的劳动生产形式即商品生产形式、交换价值的生产形式、货币生产形式、资本生产形式打开了大门!

从此,劳动生产力就和价值、商品、货币、资本的生产力混淆在一起了,从而物质的生产和价值的生产混淆在一起了,最后社会主义的使用价值的生产和资本主义的交换价值的生产就混淆在一起了!因为斯大林披的是马克思的生产力的外衣,所以,人们总以为斯大林的生产力的概念似乎就是马克思的生产力的概念。现在已经到了不得不为马克思的生产力的概念正名的时候了!

劳动者2012年12月11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2-11 10:50:53
帮你顶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