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站务区 十一区 新手入门区
2299 1
2012-12-11

马克思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到底是什么?之二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形式探讨(7)

马克思的生产力就是人类的具体劳动的生产力,人类发展提高劳动生产力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提高具体劳动的生产效率。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目的,就是为了生产更多的使用价值即产品,人类一旦有了更多的产品,这个产品数量一旦像空气一样多,那么,就能够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资料,从而过上自由幸福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不需要交换产品,因而就没有必要把产品变成商品!

人类能否生产出满足全体社会成员需要的产品呢?

资本主义的伟大功绩,就是利用科学技术发展了劳动生产力,“我们的出发点是,创造了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那些力量——蒸汽机、现代化的机器、大规模的殖民、铁路和轮船、世界贸易,现在已经由于接连不断的商业危机而使这个社会走向崩溃并且最后走向消灭——这些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也足以在短时间内使比例关系翻转过来,并且把每个人的生产力提高到能生产出够两个人、三个人、四个人、五个人或六个人消费的产品;那时,城市工业就能够腾出足够的人员,给农业提供同以前完全不同的力量;科学终于也将大规模地、像在工业中一样彻底地应用于农业;欧洲东南部和美洲西部的天然肥沃的极其富饶的地区将以空前巨大的规模进行开发。”(恩格斯语)这就是人类劳动生产力发展到资本主义的情况。这些劳动生产力一方面由于接连不断的商业危机使这个社会走向崩溃并且最后走向消灭,另一方面,这些劳动生产力又反过来能够使每个人生产出更多的人需要的产品,这样的生产就一定能够像空气一样多的产品!但是恩格斯又说:资本主义“生产得太少,这就是全部问题之所在。但是为什么生产的太少呢?并不是因为生产已经达到极限(即使是在今天,在使用现代化的手段的情况下)。并不是由于这个原因,而是由于生产的极限并不决定于挨饿的肚子的数目,而决定于有购买力的有支付能力的钱袋的数目。资产阶级社会不希望,也不能希望生产的更多。没有钱袋的肚子,即不能用来生产利润、因而也没有购买力的劳动,使死亡率不断提高。如果突然来一个工业繁荣(这是常有的现象)使这种劳动变得能用来生产利润,那么劳动就能得到钱买东西,而且总能找到生活资料。这就是整个经济所陷入的无尽头的恶性循环。人们总是把资产阶级关系的总体作为前提,然后证明,这个总体的任何个别部分都是必要部分,即‘永恒的规律’。”《马恩选集》四卷p358页.

之所以会出现资本主义的这种怪现象的呢?马克思认为就是因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造成的!

马克思的生产关系的理论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的财富——商品的分析的基础上的。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统一。商品是交换的产品。产品作为使用价值就是具体的有用劳动的结果。产品作为交换价值就是抽象劳动的结果。因为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生产力的作用是只决定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期内的效率。所以,生产使用价值的规律是:“有用劳动成为较富或较贫的产品源泉与有用劳动的生产力的提高或降低成正比。”劳动生产力越高,生产的产品数量就越多或者就越富裕,劳动生产力越低,生产的产品的数量就越少或者就越贫穷。相反,生产交换价值的规律是:“劳动生产力越高,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就越少,凝结在该物品中的劳动量就越小,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小。相反地,劳动生产力越低,生产一种物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多,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大。”而这就是著名的价值规律!由此可见,一个社会的富裕或者贫穷的标志就是产品数量的多与少,而绝不是交换价值或者货币或者资本的多与少!因为按照价值规律,在劳动生产力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人类的生产劳动总是朝着劳动生产力不断提高的方向发展)不断增加的只是劳动产品的数量或者使用价值的数量,不断减少的恰恰是交换价值的数量或者货币的数量或者资本的数量!正是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劳动生产力的规律使得产品数量和它们的价值发生了矛盾、冲突。正是这种矛盾冲突导致了产品的过剩,正是这种产品的过剩导致了商业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最终导致了资本主义的灭亡!

马克思的生产关系的理论就是解开这个矛盾冲突的最有力的武器!

马克思的生产关系的理论是:“人类劳动的等同性,取得了劳动产品的等同的价值对象性这种物的形式;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的人类劳动力的耗费,取得了劳动产品的价值量的形式;最后,劳动的那些社会规定借以实现的生产者的关系,取得了劳动产品的社会关系的形式。可见,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毋容置疑,马克思的生产关系理论是建立在生产商品而不是生产产品这个生产方式的基础上!资本主义的生产就是商品生产,这是任何人都不可能否认的事实!所以,一方面没有商品生产就不可能有资本主义生产。另一方面,没有商品生产,就不可能有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也就是说就不可能有雇佣劳动和资本的关系,也就不可能有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一无所有的劳动关系。

斯大林的生产关系是什么呢?“人们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这里包括:(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二)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或如马克思所说的‘互相交换其活动’;(三)完全以它们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这里斯大林把生产关系归结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没有说明这种所有制是怎样产生的。按照马克思的生产关系理论,生产资料私有制正是由商品的生产关系产生出来的。没有商品的生产关系,也就不可能产生生产资料私有制!商品生产关系是原因,生产资料私有制不过是结果!

斯大林为什么要杜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生产关系呢?因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所以就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五种生产关系,并因此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五种社会类型。我已经说过这和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东方亚细亚所有制、西方的古代所有制,日耳曼所有制,以及其中的奴隶制和封建制,是完全不同的。马克思根据的是商品生产的生产关系。而斯大林根据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生产关系。斯大林,所以要把历史划分为五种生产关系,是为了说明奴隶主和奴隶、封建主和农奴、资本家和工人的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在马克思的生产关系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就是取消商品生产关系和坚持商品生产关系的斗争!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斗争的目标就是取消商品生产关系,而斯大林的目标就是消灭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斯大林把商品生产作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证明斯大林保留商品生产关系。这样斯大林就站在了无产阶级的对立面而把无产阶级夺取的政权拱手让给资产阶级!尽管当时私人资本家消灭了,但是因为商品生产关系没有消灭,所以必然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必然会出现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正是由于斯大林的所谓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产生出来的商品生产关系,断送了占世界人口一半以上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革命成果!不仅把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而且把为解放自己的全世界人民送上了资本主义的不归之路!

劳动者2012年12月11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2-11 15:24:04
两个绝不会理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