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使用价值时提高劳动生产力的概况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形式探讨(8)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为人的生存准备好了物质食粮和精神食粮,人类通过劳动、生产把自然物变成自己的生活资料,这是万古不变的永恒的自然规律!
人类劳动生产的结果就是产品,就是使用价值!人类生产产品,生产使用价值,消费产品,消费使用价值,一天也离不开生产,一天也离不开消费,人类的生产目的仅仅是为了消费。这就是人类生产的万古不变的永恒的自然的生产规律!
撇开社会形式不说,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从产品的角度看,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因此,我们说的生产,就是生产劳动,生产劳动就是生产产品或使用价值的活动。
劳动产品的性质是:第一,它是由不同的自然物质组成。第二,它可以满足人的一定的需要。第三,它的数量的多少表示财富的富裕或贫穷。因此,劳动产品或使用价值的数量总是能够用它的自然地计量单位来计量的。
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口总是不断增加的(除了自然灾害或者战争造成人口减少以外),因此对产品的需要量总是不断增加的,产品的品种总是不断扩大的。
如何随着人口不断增加而不断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扩大产品的品种呢?这就是人类生产活动要解决的唯一的问题!
马克思发现,要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发展劳动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力!
劳动生产力仅仅指的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劳动生产力只决定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期内的效率。劳动或者生产的效率一旦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就增加了!产品数量增加了人们对产品的需要量就增加了!对产品的需要量增加了能够供养的人口就增加了。因此,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提高或者发展劳动生产力就是增加社会物质和随着人口的增加满足人类生存的充分而必要的条件!或者是唯一的条件!
劳动生产力既然是决定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期内的效率,那么,这是一种力量,一种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力量!既然是一种力量,那么劳动生产力就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显然,斯大林把生产工具和人作为生产力就是看做静态的而不是看做动态的!
人类是如何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呢?
作为动态的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因此,任何一个生产劳动者都可以证明:当他的劳动技能熟练程度提高了,他就能提高他的劳动效率;当他用科学的手段生产的时候例如用工具生产的时候就比用手生产效率高,当他和他的同伴在流水线上生产的时候就比他单独生产效率高;当他和他的同伴联合起来人多力量大自然就比单个人效率高;当他在各种生产中用机器生产的时候,生产效率就会成倍的增加;当他在自然条件好的地方或者经过改良例如水利工程,他的生产效率就会提高。总之,上述的生产效率的提高就表示劳动生产力的提高!
动态的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还表现在一定情况下的结合工作日。这些结合的工作日怎样达到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是由于提高劳动的机械力,是由于扩大这种力量在空间上的作用范围,是由于与生产规模相比相对地在空间上缩小生产场所,是由于在紧急时期短时间内动用大量劳动,是由于激发个人的竞争心和集中他们的精力,是由于是许多人的同种作业具有连续性和多面性,是由于同时进行不同的操作,是由于共同使用生产资料而达到节约,是由于使个人劳动具有社会平均劳动的性质,在所有这些情形下,结合工作日的特殊生产力都是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或社会劳动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是由协作本身产生的。劳动者在有计划地同别人共同工作中,摆脱了他的个人局限,并发挥出他的种属能力。”
以上就是在生产产品或者使用价值的条件下,劳动生产力提高的概况。所以当我们说到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力的时候,就是要发展上述的劳动生产力,提高上述的劳动生产力!只有这些劳动生产力发展了提高了,劳动产品的数量和品种就增加了。这样,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资料就能得到满足就能过上幸福的自由的生活,并因此表示出国家的或社会的富裕强大!
劳动者2012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