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站务区 十一区 新手入门区
1569 1
2013-03-13

死抠劳动生产力,发展工业的劳动生产力!

——给老同学的信

老同学:你好!好久没有见到你的消息了,最近身体可好!

当我有新的认识的时候,总是要给你说!我现在的新认识是:死抠劳动生产力,发展工业的劳动生产力!“抠”的含义就是用手指或细小的东西挖。向狭窄的方面探求、探究”。你知道,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探讨改革开放的生产方式。从1984年以来我的探讨的内容包括:剩余价值理论、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理论、资本是用钱赚钱活动的理论、古代共产主义即亚细亚所有制理论、世界资本主义的理论等等。现在看来,这些探讨都是在生产关系的范畴内进行的。因为生产关系在人们的脑海中接受的是斯大林的概念,并且是按照斯大林的生产关系理论即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来组织改革开放的社会生产的。所以,从生产关系来说明生产方式,看来是不容易说清楚的!自然也就说服不了人!当然我的文学水平太差,文不对题词不达意也是主要的原因!

去年下半年,当我集中精力探讨马克思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要认识生产关系首先要认识生产力的状况。因此,要认识社会现象,就要死抠劳动生产力!

现把我新的想法说明如下:

第一,马克思说:“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的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由此可见,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此,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德意志意识形态》由此可见,劳动生产力就是工业的生产力。工业生产力是由劳动者即工人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即生产资料组成的,可见,劳动生产力的要素就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因此,劳动生产力即工业生产力中的劳动者的活动状况、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归属、使用的状况是决定工业生产及社会生产能否顺利进行的主要因素!

第二,人类社会的生产,就是劳动者用劳动资料加工劳动对象得到产品的过程。生产活动是在一定的关系下进行的。劳动者是生产的主观条件,这样就成为劳动的主体。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客观条件,这样就成为劳动的客体。因此,生产关系就是劳动者同劳动的客观条件之间的关系。劳动者同劳动的客观条件结合在一起,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就是共产主义的生产关系。相反,劳动者同劳动的客观条件分离,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而这就是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正是这种本质的区别,产生了一无所有的劳动者的雇佣劳动与劳动的客观条件作为资本的生产关系,从而产生了资本家和工人的生产关系,产生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关系。

第三,在劳动者同劳动的客观条件相结合的生产关系中,发展劳动生产力是生产追求的目标,在劳动者同劳动的客观条件分离的生产关系中即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把劳动生产力作为资本的生产力来发展就是生产追求的目标。“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它事实上只决定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因此,有用劳动成为较富或较贫的产品源泉与有用劳动的生产力的提高或降低成正比。相反地,生产力的变化本身丝毫也不会影响表现为价值的劳动。既然生产力属于劳动的具体有用形式,它自然不再同抽去了具体有用形式的劳动有关。因此,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但它在同样时间内提供的使用价值会是不同的:生产力提高时就多些,生产力降低时就少些。因此,那种能提高劳动成效从而增加劳动所提供的使用价值量的生产变化,如果会缩减生产这个使用价值量所必需的劳动时间的总和,就会减少这个增大的总量的价值量。反之亦然。”《资本论》一卷59-60页。由此可见,劳动生产力与资本的生产力,是本质上不同的两种生产力!发展劳动生产力就是发展物质的生产力,就是为了增加产品的数量,相反,发展资本生产力就是发展价值的生产力,就是为了增加价值即货币的数量。具体地说,发展劳动生产力,就是把物质的东西投入生产过程中,生产物质的东西即产品。而发展资本生产力,就是把价值的东西投入生产过程中,生产价值的东西即商品!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是劳动生产力,资本主义发展的是资本的生产力。

第四,劳动生产力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推动力。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料。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毫无疑问,这里说的生产力就是劳动生产力,因为劳动的生产力的规律就是“决定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或发展决定着产品数量的增加,因此,社会的发展只有在产品数量不断增加的时候才能发展和进步。但是,资本生产力就是价值的生产力,而产品的价值是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而减少!所以,考察社会的发展决慢不能用资本的生产力来衡量,而只能用劳动的生产力来衡量!人们之所以对资本生产力或价值生产力爱之有加,是不知道或者不愿意知道,资本的生产力是靠减少工人的必要劳动即工资价值,而相对增加资本家的相对剩余价值的办法来发展的。换句话说,就是靠工人阶级的贫困来增加资本家的价值增值,来发展资本的生产力!在这里,相对剩余价值的增加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成正比。这就是资本主义要把劳动生产力作为资本生产力发展的原因!

第五,马克思说:“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之所以是自然的就是因为,无论什么社会的发展都是劳动生产力的自然的发展过程。社会形式之所以不同,就是因为劳动者同劳动的客观条件的结合方式不同。结合在一起就是共产主义,分离开来就是资本主义。

在人类历史上,劳动者同劳动的客观条件结合在一起的历史事实就是:东方亚细亚所有制、西方的古代所有制和日耳曼所有制。东方亚细亚所有制在历史上存在了几千年。马克思把这些结合在一起的社会形式叫做古代共产主义。这个古代共产主义的特征就是:(1)劳动者把自己劳动的客观条件看做自己的财产;这就是劳动同劳动的物质前提的天然统一。因此,劳动者不依赖劳动就拥有客观的存在。个人把自己看做所有者,看做自己实现条件的主人。个人看待其他个人也是这样。(2)根据这个前提是从共同体出发,还是从组成公社的各个家庭出发,个人或是把其他人看做财产共有者即公共财产的体现者,或是把其他个人看作同自己并存的独立的所有者即独立的私有者。而这就是马克思说的消灭资本主义以后的“个人所有制”。(3)在这里,各个个人都不是把自己当做劳动者,而是把自己当做所有者和同时也进行劳动的共同体成员。这种劳动的目的不是为了创造价值,相反,他们劳动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各个所有者及其家庭以及整个共同体的生存。

劳动者同劳动的客观条件分离开来的的历史事实,不用追溯历史,现在每天都发生在世界各个国家的各个角落的生产过程中。在这个生产过程中广大的劳动者阶级即无产阶级,正是由于丧失了劳动的客观条件,所以不得不出卖自己所有的唯一的劳动能力,为劳动的客观条件的占有者即资本家打工挣钱。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资本家阶级才能够利用手中占有的货币财富购买劳动的客观条件和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实现资本的用钱赚钱的活动。

第六,既然不管社会的形式如何,劳动生产力只能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那么,我们能不能像列宁指示的那样,把劳动生产力从生产关系中分开来呢?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劳动者是以雇佣劳动者的身份参加生产过程的,是以获得工资作为生存条件的,所以劳动者作为劳动生产力的主体,只要取消雇佣劳动或者取消工资,劳动者作为劳动生产力的因素就分离开来。劳动的客观条件即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以价值的形式进入生产过程的,实际上,在生产过程中,劳动的客观条件的价值形式只存在于资本家的脑海中,存在于资本家的账户中,起作用的就是劳动的客观条件的物质的作用或者是一般的生产活动的作用。所以,要把劳动的客观条件从生产关系中分离出来就是取消它们的价值形式。而要做到这一点,就是要消灭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也就是要消灭劳动者同劳动的客观条件分离的生产关系!这一点正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奋斗的唯一的目标!

第七,现在要问,在现代社会里有没有劳动者同劳动的客观条件结合在一起的事实呢?有没有发展劳动生产力而不是发展资本的生产力的事实呢?有!这就是在人历史发展到公元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毛泽东利用近三十年的时间,在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国家里,实现了劳动者同劳动的客观条件结合在一起的生产关系,实现了发展劳动生产力而不是发展资本生产力的历史事实!事实胜于雄辩!任何歪曲历史事实的企图都是徒劳的!毛泽东时代把劳动者同劳动的客观条件结合在一起发展劳动生产力的事实,就表现在工业生产力发展的事实上!对这个历史事实的初步总结就能在《经济管理讲座》这本书中窥探出来!

这本书本来是为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根据的,但是以刘国光等专家教授们却如实地描写了毛泽东时代的工业生产力的发展情况和工业生产力发展的内部的必然的科学的联系。我以《毛泽东发展劳动生产力的概况》为题,摘抄了他们总结的毛泽东时代发展工业生产力的概况。从这些概况中,我们发现:(1)毛泽东时代的工业生产力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2)毛泽东时代的工业生产力的已经形成了专业化协作关系,或者互相联系的产业链,已经成了中国工业生产发展的内在的动力,一旦专业化协作关系遭到破坏,也就破坏了中国的工业生产力,也就是劳动生产力。(3)毛泽东时代完整的工业体系和专业化协作的产业链关系,形成了毛泽东时代的社会化大生产。

待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3-13 17:29:32
路过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