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4316 34
2012-12-23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所言的商品“二重性”是指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说起来,现实中根本不存在什么“交换价值”,那是劳动价值论杜撰和人们误信而产生和使用的概念。交换是一种行为,这种行为本身又是一种耗费(所谓交易成本),耗费本身又是人们力求避免的。所以,交换行为本身并不存在什么“价值”从而构成“交换价值”。实际上,从这一概念的来源看,“交换价值”仍然是“使用价值”,是供他人或他物使用的“价值”,即供他人或他物使用的“使用性”。

        由此,商品根本不存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所言的,由“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构成的什么“二重性”,“交换价值”本质就是“使用价值”。交换是使用性的交换,价值也是因使用性产生,而非产生于交换行为本身。所以,商品只具任何人可以使用的使用性和专供他人使用的使用性这样的“二重性”,而不存在“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这样的“二重性”。

        由于商品具有任人使用的使用性,即任用性,和专供他人使用的使用性,即他用性,而人们赋予价值又是在商品的使用性上,因此,商品只有“一重性”或单一性,即只有使用价值概念。然后再根据用途分为两类:任用性和他用性。也就是,从商品价值的性质来看,商品只具“一重性”,即使用性;从用途来看,商品才具二重性,即任用性和他用性。

        任用性和他用性,才是商品真正的二重性,本质却是使用性“一重性”。所谓“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商品“二重性”,实际上是劳动价值论混淆了商品的使用性质和使用用途,把两者混为一谈,视用途为性质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2-23 20:39:27
求问,这样的混淆造成了什么后续推理上的偏差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3 22:55:22
商品二重性,不排斥商品一重性,
也不排斥商品的三重性乃至N重性。
劳动价值论的错误,
不是来自对劳动的二重性的认识错误,
而是来自对劳动的社会性的认识错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3 23:46:43
双口芮子 发表于 2012-12-23 20:39
求问,这样的混淆造成了什么后续推理上的偏差吗?
当然有偏差。如果产品只有使用性而产生的价值,不存在交换产生的价值,那么商品交换就是使用性与使用性的交换,交换尺度就不是劳动,不存在什么“劳动决定交换”这样的事实。交换就是个需求方综合因素决定的行为了。

同时,使用性的交换就使劳动价值论所谓“价格(交换价值)围绕劳动价值上下波动”的说法不存在,只存在价格与使用性的对接。这样,劳动价值论不就成了无用武之地而荒废了吗?

此外,有没有偏差是一回事,是不是搞混性质和用途则是另回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3 23:49:59
fujo11 发表于 2012-12-23 22:55
商品二重性,不排斥商品一重性,
也不排斥商品的三重性乃至N重性。
劳动价值论的错误,
那你说说,交换产生什么价值?有没有来自交换行为本身的“交换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4 12:38:25
he_zr 发表于 2012-12-23 23:46
当然有偏差。如果产品只有使用性而产生的价值,不存在交换产生的价值,那么商品交换就是使用性与使用性的 ...
首先非常感谢您的回复。嗯,我知道那个区别啦,我提问的动机在于想看到LZ理论的影响而已。如果一种理论在后续推理上与事实无法相符,或者与常人的内省有偏差,对它的态度就应慎重;特别是像驳这种经常出现于教科书上的、有点像套话、一般人不会去认真思考的官方理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嘛。我觉得呢,使用价值在某种程度上与劳动是有关系的,没有劳动就没有商品这个应该是常识;劳动价值理论的问题好像是在于它推论的过程中忽略,或者说跳过了劳动重要性在您的回复中所说的这个对接过程上对的减弱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