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1802 145
2012-12-30
马克思的根本错误,是他片面性的劳资关系思想,之所以说是片面的,是因为它本来只存在于各个企业内部,却被马克思推到社会层面。由于这个思想,他得出了阶级的观点,这个观点误导了他身后的许多人与许多国家,以致被极权主义者们所利用,来打击别人,来制造敌人。
我们在读马克思的书时,看到的通篇是讲资本家或工人,讲他们之间是如何的矛盾与对抗。这体现了他的这个片面性的劳资关系思想。其实,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利益同一性,要比他们的利益对抗性更大,相反,他们可以结成共同体,结成“生产方‘,来应对”消费方“的挑战。因此,劳资双方并没有马克思所想象的那样,存在着那么大的对抗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2-30 08:13:17
理论可能都有前提假设,也必须聚焦于一点。所以理论都会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只要讲出一个好故事,可能就算成功。如果马克思面面俱到的将生产问题,在论述资本和劳动之外再加入消费者,或者其它单位,那么这个故事也许很缜密,但不会出彩,尤其是在那个年代。之后,它也不会被政党使用,最终消失在历史的碎片里,也许我们根本没有机会了解这个理论了。不过发现了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倒可能是学术继续进步的一个方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30 08:50:02
劳动关系缓和与劳资冲突都是必要的。关乎整体工作效率,在现代激励理论里,工人福利大部分通过企业管理的得以实现,而当工人权益受到侵犯之后,是需要不同形式的斗争去争取改进的。马克思所处的背景时代通过卓别林电影可以反映出来,劳资双方彼此构成需要,但是又有相互的对抗性,马克思只是用他的分析揭示这种现象的根源。要相信,有可能个别资本家有恻隐之心,而资本却不是善良的本性。
马克思只是理论家中的其中之一,不认为他就是上帝,他的理论就是圣经,用他自己的理论来读他自己,批判性的去看,没有绝对真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30 08:55:47
人的立场是“皮肉上熬出来的”(高尔基语),在马克思写“工资”一节时,正因生活拮据,衣服抵押在当铺而无法出门。在这种情况下是很难有客观的心情看待劳资关系的。他仇恨这个社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30 09:03: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30 09:07:13
劳资关系是当代社会的主要关系,构成全部社会关系的脉络。马克思抓住这个脉络,怎么能说是“片面性”?
楼主的“片面性”和“全面性”的标准是什么?

且不谈阶级是一种客观存在,并不是马克思承认不承认的问题。资本家和工人结合成企业,当然要应对“消费方”,但能用生产方和消费方的对立取代企业内部工人和资本家的对立吗?这难道倒不是一种片面性思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