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运营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2150 1
2013-01-10
Q:
            我们现在想从预测生产转向定单生产方式,有何重要事项或注意要点等能否指导一下?

              A:
             从预测生产向定单生产转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原本有否生产能力?
            
        生产变动剧烈、生产量变动大时,能否掌握变动大的当日的生产量是一个问题。不能掌握生产量的日子就表示是无法确保生产量的日子。像这样的日子,要生产确实已被订购的制品等方法,同时预测生产方式需要残留一部分。

            2. 多品种少批量的对应
            
        当生产品种多的时候,必须要对被订购的全部品种进行生产。为此、就一定要缩短作业转换时间。同样、有必要规定部品同仕挂品的保管场所及保管原则,可以迅速变更生产品种。生产工位为复数时,如后工程无作业时,前工程多采用预测生产方式。因此、有必要取得生产工位间的平衡。

            3. 资材筹备的对应
            
          为了要生产被订购的全品种制品,每日必须要进行部品或仕挂品的在库管理。而同时每日也要进行资材的筹备。

            4. 品质问题的对应
            
        在订单生产方式中,如制品产生不良时,没有纳入作为替代品的制品在库。所以、要保证100%良品的生产。

            5. 对设备故障的对应
                    订单生产时、设备如发生故障会造成纳货延迟。因此、为了防止设备发生故障,有必要进行TPM运动。同时要在事前制定好对策方案。

            6. 营业能力的强化
                    有时订单的数量比预测以上要多。此时、如果是采取预测生产方式的话、那么由于经常存有在库,所以可以接收订单。但是、如果是订单式生产方式的场合,遇到这种情况就完全应付不了了。因此要加强营业能力,在事前收集到可能会出现问题的订单的信息,进行资材筹备等的事前准备。

            7. 生产计划的高度化
            
        伴随着多品种少批量的生产,每日的生产计划也变得复杂。再加上生产量变更、特急品的发生,使得无法在短期内重新制定生产计划。这就有必要对人的能力和系统进行开发。

            8. 多功能化的推进
            
        向订单生产方式转变,由于制造拉线或人的不同负荷也不同。无法生产所需数量的事故也会发生。此时、要建立一个人可以生产更多制品的体制。一般来说、多能工的场合更容易发生品质问题。因此、有必要通过QC工程表或品质故障避免等在防止质量问题上下工夫。由于小时工很多会在短期内辞职,所以要限定一定范围,多培养多能工。

            9. 交流的强化
            
        从预测生产向订单生产的转变,使从业人员有很多的负担。因此有必要让他们理解这个转变,是关系到公司能否生存的所必须要采取的行动。如果在转变过程中发生了品质或安全上的问题,那么活动的本身就变得没有意义了。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深圳华致赢企管www.leanpop.com.cn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7-22 11:28:3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