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382 17
2013-01-14

对《略论价格》回应的回应

首先,我要谢谢xiaxt兄的厚爱。对xiaxt兄提出的两点质疑答复如下:

1.我并没有说价格的历史只有2000多年,我在文章中说的是“人类研究价格的历史”已有2000多年,这个历史是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思考‘5张床=1间屋’”时算起的,因为这是我们迄今所知的最早研究价格现象的文献。

2.我在文章中说:“近现代西方经济学也并不能真正揭示价格的本质及其内在的运动规律”,这个“近现代西方经济学”不仅指的是马克思同时代的近代西方经济学,也指现代(包括当代)的西方经济学。我这样说,并非出于无知和狂妄,因为我认为,价格这个表面看来极简单的经济现象背后,蕴藏着商品社会的全部社会经济联系,而且,这些社会经济联系是随着商品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变化着的。近现代西方经济学揭示了商品社会的大量经济联系,但未能把握全部社会经济联系的整体。此外,商品社会的全部社会经济联系分为本质关系和呈现在社会表面的联系,后者是前者在社会表面的反映,但却是扭曲的反映,它们反过来歪曲和掩盖了后者,这个观点是马克思提出的。近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热衷于社会表面联系的揭示,而往往忽略了对本质关系的探讨。

qi509兄和戴小年兄认为我的这篇文章仍然没有说清楚“什么是价格”,或者没有说清楚“价格的本质是什么”。我这里再来说说清楚:

1.价格,是商品社会里极常见的一种经济现象,其表现为“单位商品与货币相交换的比例关系”;

2,经济学家们认为,在价格这个千变万化的经济现象背后蕴藏着一种本质的东西,他们把这种本质的东西称为“价值”。所以,“价值”是蕴藏在价格背后的并支配着价格运动的本质的东西。那末,“价值”又是什么呢?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观点,如古典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价值的本质是劳动,而另一些西方经济学者认为价值的本质是商品的效用等。

那末,我对“价格的本质”持何种观点呢?我认为,在价格这个极简单的经济现象背后,蕴藏着商品社会的全部社会经济联系,这个“全部社会经济联系”就是价格的本质。所以,要想把握“价格的本质”和“价格的运动规律”,就需要大体上把握商品社会的“全部社会经济联系”,这个“全部社会经济联系”不仅包括商品社会的本质关系,也包括商品社会中呈现在社会表面的各种关系,如费用与效用的关系、供求关系、竞争关系等。

马克思在研究商品社会时最深刻的思想在于:他指出,商品不是物,而是社会关系之总和。恩格斯也曾指出,在其他经济学家看到物的地方,马克思都看到了人与人的关系。

马克思(以及他的前辈——欧洲古典经济学家们)在研究价格的本质时使用了还原法,即将现代社会中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以货币为媒介的极复杂的商品交换关系还原到最简单、最原始的物物交换关系。从这种最简单、最原始的物物交换关系中,马克思判定,商品交换的本质是交换当事人在彼此交换他们的劳动,商品交换比例,应由他们各自在商品生产中所耗费的劳动的比例来确定,而且,市埸竞争也会使实际的商品交换比例与所交换商品中包含的劳动数量大致相符。所以马克思(以及其他劳动价值论者)认为,蕴藏在价格背后的本质的东西——价值,实际上是人们为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这就是劳动价值论的立论基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所提出的“抽象人类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概念,实际上已涉及到社会化大生产中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但是,对传统的劳动价值论,我至少提出如下几点质疑:

1.使用还原法是否妥当?即将现代社会中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极复杂的商品交换关系还原到最原始、最简单物物交换关系,从而来探讨价格的本质问题,究竟是否妥当?既然我们承认,商品不是物,而是社会关系之总和,那末,我们就得承认,这个社会关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的,现代商品社会中的价格现象背后蕴藏着的是现代社会的极复杂的社会经济联系,而不是原始社会末期最初进行物物交换时的那种最原始、最简单社会经济联系。这就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在解释现代社会中千变万化的价格现象时无能为力的基本原因。

2.在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中,除了“人与人的关系”以外,还有“人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和“人与环境”的关系。即使我们承认价格的本质是“人与人的关系”,那末,这个“人与人的关系”是否也要受“人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和“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影响和制约?马克思所处的那个时代,人们还感受不到自然资源枯竭的危机和人类生存环境保护的问题,那个时代的经济学家们看不到这些问题是他们共同的历史局限性,今天我们可不能再这样想问题。

即使在最简单、最原始的物物交换中,商品交换当事人不仅是在交换他们的劳动,也在交换商品中所耗费的自然资源。在考察最原始的商品交换关系时,我们可以将商品中的资源消耗忽略不计,因为对远古时代的人们来说,自然资源几乎是无限可得的,但是,在研究现代社会中价格现象背后的本质关系时,一定不可忽略“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人与人的关系”的影响和制约

3.效用与价格或价值的关系问题。劳动价值论者认为价格的本质是价值,而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形成的,所以,无论是价值量还是价格,统统与商品的效用无关。但是,人类从事生产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满足生存、享受、发展的需要,而人类需要的满足,是通过生产品的效用来实现的,所以,人类在生产中耗费劳动的目的是为了取得效用,人类在社会生产中,对劳动耗费与取得效用之间,必然会有一个数量上的制约关系,这个制约关系也必然会反映到价格运动中来。马克思认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也就是说,如果一种物品没有使用价值,它就没有价值,它就不成其为商品。但是,如果某种商品是有一定的使用价值的,那末,在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是否存在着量的制约关系呢?是否某种商品只要有一丁点使用价值,就可以承担无限巨大的价值量呢(只要这价值量符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定义就成)?不是的。人类在社会生产中必然要关心所耗费的劳动与所取得的效用之间在数量上的制约关系,而且,这种制约关系必然会反映到价格的本质和价格运动中来。

西方经济学家中的效用论者揭示了大量商品的效用与商品的价格运动密切相关的事例,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却无法解释由商品的效用变化而产生的种种价格现象。当然笔者也不是“效用价值论者”,笔者重申自己的基本观点:在价格这种经济现象背后,蕴藏着商品社会的全部社会经济联系,这也就是价格的本质,而“费用与效用的关系”,或者说,“劳动耗费与效用的关系”,则是“全部社会经济联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1-14 13:50:43
"对比"是理解的有效途径.如果把价格与价值进行对比,它们之间有些什么样的不同? 是程度的不同,还是质的不同?

注: 有什么没什么的不同,这是质的不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4 14:56:55
价格是呈现在社会表面的经济现象,价值是蕴藏在价格现象背后的本质。
价格是在现实社会中人人都可以看到的现象,价值只不过是经济学家们创造出来的一个经济学范畴,经济学家们用这个概念或范畴来表达他们所认为的在价格现象背后蕴藏着的本质的东西。
价格通常都是可以明确地用货币为单位来计量的,价值则通常是不可计量的,尽管经济学家们一直企图各种方法来将价值可计量化,例如,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中凝结的抽象人类劳动决定的,而这种抽象人类劳动可以以小时为单位来计量(在他的《资本论》里经常用“XX小时劳动”来表述某一商品的价值),但在现实生活中,谁也无法具体计量出某一商品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究竟是多少。西方经济学中的效用价值论也是这样,其中一派观点认为效用可以用1、2、3、4这样的基数来计量,另一派则认为效用不可以用基数计量,只能用序数来表达大小,其实他们谁也没有解决价值的计量问题。所以,我们只能承认价值的不可计量性。但在现实生活中,对某一个具体的人来说,又确实存在着效用大小的可比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4 15:22:41
吴海平 发表于 2013-1-14 14:56
价格是呈现在社会表面的经济现象,价值是蕴藏在价格现象背后的本质。
价格是在现实社会中人人都可以看到的 ...
价格是个量化概念,而价值却是个质化概念.如此看来,价格就是量化了的价值.也正因为一个不能量化的概念借用了量化符号,所以价格就是当然错误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4 17:32:00
吴兄的文字,写得很好。

(1)研究价格的历史,与价格本身的历史的确不是一回事,我“张冠李戴”了、道歉、道歉。

(2)价格的本质是“全部的社会经济联系”。很好。跳出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效用价值论的传统思维框架,以新思维、新视角、新方式和新定义去剖析传统价值理论。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全部的社会经济联系”不是抽象的、概念的和观念的,而是具体的、现实的和客观的。经济科学的目的就是研究和解析价格背后的“全部的社会经济联系”,确立它们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相互转化关系以及相互依存关系,用数学方法及数学模型表述这些关系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当然这些关系中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

除“上帝”之外,科学从不承认世界上存在着不可“量化”的东西!。

在科学地认知“价格的本质”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学的特有的科学方法,对价格背后的“全部的社会经济联系”给予“量化”或“建模”,客观描述社会经济运行状态,为制定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这是现代经济学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

市场经济的基础作用就是通过价格形成机制以及运动形式,调节各种资源的配置比例,以取得最佳的成本收益比(费用效用比)。所以,关键问题在于,人们应以怎样思维方式、视角和方法剖析价格背后的“全部的社会经济关系”,探寻它们的内在关联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5 10:04:1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全部的社会经济联系”不是抽象的、概念的和观念的,而是具体的、现实的和客观的。经济科学的目的就是研究和解析价格背后的“全部的社会经济联系”,确立它们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相互转化关系以及相互依存关系,用数学方法及数学模型表述这些关系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当然这些关系中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


xiaxt兄,你的这段话确切地表达了我在价格理论研究上的目标和方法。我视你为同道中人。我将陆续发表我在这方面的研究所得,希望能与你共同探讨。(《略论价格》只是我抛砖引的的一个引子。大头在后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