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消费对
文化 产品有巨大需求 文化产品消费品属性突出,与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高度相关,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文化消费在社会交流、尊重认同及自我实现等较高消费层次都属于主要消费对象。中国已经进入品质消费阶段,按照国家惯例,一国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后,文化传媒消费将呈现爆发似增长。目前国内人均GDP即将超过6000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加速增长将对文化产品持续提出巨大需求。
建国后,整个中国消费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从温饱消费到品质消费个阶段:第一阶段,温饱消费阶段,从建国初期到1978年改革开放,基本解决的是基础的生存和温饱问题。第二阶段,小康消费阶段,从改革开放以后到90年代末。消费社会进入到“小康阶段”,这个阶段,大量的国际品牌进入中国,消费者开始对国际化和全球的时尚有所感知。第三阶段,符号消费阶段,从21世纪初到“十一五规划”结束。改革深化催生了中国的一批中产阶层和富裕阶层,而先富起来的阶层则急于通过各种消费来进行自我区隔,于是“炫耀型、符号型”的消费成为浪潮,全球的时尚奢侈品都进入中国,中国消费者开始在奢侈品、大宗商品上投入重金。第四个阶段,品质消费阶段,从现在一直往后的5-10年的时间中,中国将会开始发生新一股品质化消费变革。因为,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消费者能力与消费智慧同时不断地升级,消费者在消费“品牌”的同时,开始注重对消费体验、品牌文化和内涵的多元化追求;在追求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开始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实;在解决实际需求的同时,开始注重在各方面对生活品质的提升。
图1:中国消费社会发展阶段

城镇化深度开发农村文化消费市场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城镇化,发挥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要推动农村转移人口真正融入城市。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仍然处于较为初级的形式,文化消费不足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占比的一半,人均文化消费总量仅为城镇居民的七分之一。城镇化的初期阶段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活方式,当物质建设初见成效后,巨大的文化需求将被充分激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巨大的消费群体、快速转变的生活方式是新兴城镇文化消费快速增长的基础。
图2:农村与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对比 图3:农村移动电话普及率
从城镇化与消费升级看我国文化传媒未来大发展:
http://www.tianinfo.com/news/news3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