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个容易解决的问题。
我个人的观点如下,供参考。
从模型设定角度来讲,要同时兼顾理论分析和假设检验的结果。
对于前者,你要根据理论分析和前期相关文献,说清楚在你的模型中到底哪些是内生变量,哪些是外生变量,原因何在?接下来就是工具变量的选择问题,到底是选择 2-4 阶滞后项还是 2-8 阶滞后项作为工具变量,需要在文中说明理由。
对于后者,主要包括两个检验:一是序列相关检验,即 estat abond;二是 Sargan 检验。这两个检验都通过了,表明在既定模型中,工具变量的选择和设定是合理的,但仅此而已,并不能说明你的模型设定一定是合理的。
最终,你需要综合上述两项分析来确定你的最终模型设定形式。就我个人看来,第二项只需要满足即可,重点在于理论分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