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12134 26
2013-02-22
朱英姿,1997年获美国纽约大学博士,2002年获纽约大学Stern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2003年加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任金融学副教授至今。

加入清华之前,在美国花旗集团(纽约)工作六年,历任风险管理和定量研究主管。

曾在《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Finance》,《 Applied Mathematical Finance》等国际期刊,以及《金融研究》,《投资研究》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十余篇论文,著有《创建竞争优势》(经济管理出版社),并任《投资研究》编委。

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本科生、研究生、MBA和EDP讲授《投资学》,《固定收益市场与工具》,《金融工程》、《全球资产配置》等课程,多次获得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学成果奖;
主要领域包括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与竞争优势、金融发展及监管改革、金融创新、金融危机、资产配置及投资策略等。



问答汇总:
Q1:坛友cwang82:
朱教授, 有个两个问题希望您能够帮助回答:
(1) 美国的次贷危机和欧洲的欧债危机以后, 各国的央行和金融监管机构加大了对银行的监管力度,并在开始逐渐推行Basel III. Basel III对银行的capital reserve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Basel III 的推广从客观上讲制约了银行的资金配置, 可能对经济的发展起到抑制作用,我想听一下您对Basel III和银行监管的看法.
(2) 中国对于银行现在有没有类似的监管,和Basel III相比, 有什么异同?
谢谢您的回答.
A1:关于巴III,目前美国和欧洲都暂时叫停,中国的银行业一直在推动巴II,巴III也有时间表了,但鉴于国际银行的缓行,可能也要有所放缓。
巴塞尔协议是国际银行与金融监管层的博弈的结果。其有效性也受制于此。我觉得国内的银行业监管领先于银行改革。


Q2:坛友phill:
如何看待国内证券业的放松管制和混业经营趋势?其中主要会有哪些风险?
金融产品的创新有赖于可投资品种的可得,当前中国需要哪些可交易的品种满足市场需要?
全球主要股市上涨、避险情绪下降,这个经济复苏过程是可以长期持续的吗?还只是回光返照?
A2:去年以来,证监会大力推动券商的创新业务,也是逼出来的。主要风险是如何管理投资产品的资金安全问题。但创新是个系统工程,真正的创新不是产品的创新,而是市场的创新。比如美国70年代的垃圾债券,Milken的创新在于撮合了垃圾债券的买卖双方,从无到有缔造了一个市场。这依赖于对隐性市场需求的挖掘功能,对市场的高度敏感。另外,信用体系的建立是金融市场赖以生存的环境。缺此,创新产品都只能是昙花一现。


Q3:坛友Henryzhu :
向朱英姿老师提问:
中国是否已经形成较完备的金融创新环境?比如说适合金融创新的基础金融产品是否都已经覆盖整个金融市场?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的监管是否已经具备?
A3:远远没有具备。但创新永远领先于监管。中国目前最需要的是的金融机构。我们不乏的金融人才,我们不乏积极的监管环境,我们缺乏的市场中摸爬滚打出来的机构。现在还没有。


Q4:坛友爱神之泪:
朱教授
    您好  我的专业是产业经济,但是目前的就业多数是金融类的工作  请问产业经济的就业需多少转变才能适应金融类的工作,谢谢
A4:关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包括国内和国外的。


Q5:坛友eviewsminitab:
请问老师: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是否要为这次金融危机负责任?A5:金融行业,理论远落后于实践。


Q6:坛友TAKATA:
朱博士,您认为中国的房价会有什么趋势未来3-5年?
目前普通消费者如何渡过以后几年的困难,如何让自己的资产保值?普通人的投资方向有哪些渠道?
A6:一线城市房价很难往下。但不会有过高增长,密切关注本届ZF的调控意愿。
我主张价值投资。仔细研究巴菲特。

Q7:坛友yeting2000:
朱老师:
    您好!感谢您百忙之中抽空为我们解答问题,我的问题是:2012年是银行业创新活动蓬勃发展的一年,也是违规销售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的一年。目前来看,监管部门仍然有一种似是而非的认识,就是“谈”创新活动规避监管而“色变”,并将其归咎为本轮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实际上,监管与创新之间历来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如果金融机构不敢为人先,在监管规则空白或者模糊地带首先迈出步,就难于在与对手的激烈竞争中取胜,更不要说推动整个银行业实现非同质化式的发展。面对这样的问题,想请教您是怎么看的,谢谢!

A7:你说的很对。目前的理财业务就是一种巨大的创新。影子银行问题谈了好几年,主要是危机的阴影。目前从立法到监管都不太到位。未来有两种趋势:一是为银行的代客理财设立相关法规,让理财产品阳光化;另一种是银行中介化,把理财产品推向市场。后者是美国的路子,但我认为前者更适合中国国情。


Q8:坛友sissyw:
朱教授,您好,我也跟楼上一样觉得学非所想,写论文感觉都在折腾数据玩数学,故事讲起来总不是很明白,跟现实比较脱节,找研究的角度很困难,请问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能更好解决选题的问题呢?再者,金融创新的引导,金融危机的预防机制应该是一种制度完善,请问如果从法与金融的角度来研究有没有意义?A8:关于学问与实务,也使我一直纠结的问题。学的是西方那一套,用在中国有点牛头不对马嘴。主要是金融发展阶段不同。切入点的寻找就需要更广的视野,从经济的角度、比较的方法来学习西方,研究中国。多读多想多实践。许多国外适用的量化指标在中国市场上需要变通一下才能管用。比如利率,国内没有市场基准,但改用贷款的数据一般比较可行。


Q9:坛友zhoubo97:
朱老师好,我是周博,真是巧,偶然在微博上看人大经济论坛推荐您的访谈,就向您问个好,我来美国有半年了,上课很忙,但还没有确定好自己的方向。我就替大家问一个问题,请您介绍一下经济,金融,会计专业的博士的一些大的研究方向都在做什么。我估计很多同学尤其是理工科想转经济金融的同学不是特别的了解。比如金融里面,公司金融都在研究什么,资产定价都在研究什么,会计主要在研究什么。我想很多学经济的同学,都想成为李稻葵,许小年,陈志武那样的人,可是真正学了经济确觉得似乎学得不是那个东西,觉得自己整天都在玩数学,跟经世济民没有太大关系,您怎么看这个问题,怎么从书本上数学的经济学转到真实世界的经济学。A9:周博,好久不见。有空见面聊。简单点,陈志武现在做的和过去做的是不一样的。但我想他一直关注的是社会学。成功靠悟不靠学。不过干嘛非要学他们呢?走自己的路。


Q10:坛友kevinyang2010:
请教授评价下ZVI BODIE   ALEX  KANEALAN J. MARCUS    的Investments 。还有JEAN TIROLE 的公司金融理论 多谢啊A10:都是好书。


Q11:坛友fengxing73:
美国经济总量大大高于中国,科技也是大大领先,但是中国现在钱也不少,只是大批量集中在少数人手上,我想问问中国的农村会不会拖垮中国
A11:农村的转型是未来中国经济改革的拉动力。


Q12:坛友wozajinbuqu:
朱教授您好~
如今大力提倡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国家定义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有两个问题:1、对于一些创新性中小企业,商业银行贷款门槛高问题如何解决?2、第三类金融(如天使基金)在我国金融市场可有发展空间?需要注意些什么?

A12:创新性企业的融资应该由风投、股权私募基金来完成,商业银行不适合干着活。中国的天使投资应该是最活跃的,每个父母都是天使投资。


Q13:坛友anotheryearman:
教授您好!当前国际上竞争性贬值现象显著,日本、英国都开始有所行动,那么在中国出口形式严峻的情况下,中国应该何去何从?
A13:拉动内需。(官腔十足,但是大实话)


Q14:坛友fnsr:
请博士解答一下在经济危机环境中,在宽松货币正策下,工薪族如何理财?
A14:关注价值投资。


Q15:坛友sdfihr:
朱教授:您好!
我想请问在股市泡沫研究方面:
1、当前关于泡沫的测量有什么比较好的、得到大家公认的泡沫测量方法?
2、股市泡沫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
谢谢!

A15:股市永远处在泡沫中(包括正的和负的)。泡沫度量主要是估值。还需要了解市场的情绪,投资群体行为等。这样就可以大致把握泡沫的相对大小。


Q16:坛友hnlijin:
朱教授您好!有三个问题请教:
1. 金融创新是一个比较宽泛、内容较多的概念,在这个领域内有哪些成熟的理论或普遍的定量研究方法?目前具体的研究重点或前沿有哪些?
2. 朱教授成果中也有波动率(volatility)相关研究,能否推荐几篇相关的研究论文?尤其是如何计量和测度方面的。
3. 利率市场化帷幕已经拉开,朱教授如何看待利率风险?请推荐有关利率风险研究方法、重点或前沿的论文或专著。

A16:1、关于金融创新,你可以看看Robert Merton最近的文章(在他网站上)
2、volatility的研究太多了。Engle是鼻祖,但他集中于时间序列模型。Campbell、Bansal、还有
Adrian, A., Rosenberg, J., 2008. Stock returns and volatility: pricing the short-run and
long-run components of market risk. Journal of Finance 63, 2997–3030. 等关注定价。
3、我目前关注资产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


Q17:坛友liajiuhu:
朱教授
        新年好。
        提一个可能不太成熟的问题,我国的风险投资对企业上市,以及对上市公司治理的意义大不大呢?对国内风险投资进行研究的话切入点是什么呢?
    谢谢!!

A17:风投对公司治理、上市都非常重要,可惜我对此研究甚少。可以看看哈佛的josh lerner的东西。


Q18:坛友chenziming01:
朱教授
    您好,我是一名学工科的本科生,但是对数学很感兴趣,想申请usa的金融数学这里是我的几个问题:
    1.在金融危机之中华尔街在以CDO,CDS等衍生金融产品的造成了巨大的次贷危机,在危机之后衍生金融产品的发展方向是什么,以及美国在受到了危机冲击过后,是否会对量化金融方面加强限制,以及这些限制是否会对金融数学专业的发展,就业造成影响.
    2.金融创新在当今大数据的大环境下是否会受到大数据发展的启发,以及当今金融创新的主要发展方向.

A18:量化金融在美国不仅没有限制,反而发展更快。这是因为人们都意识到量化策略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技术的发展决定量化策略无法停步。但创新,我一直认为,来自于市场需求,而不是技术。对工科生而言,要把眼界从数据中放开,更关注一下市场,你会如虎添翼。


Q19:坛友tarran:
朱教授,您好,请教一个问题:说到中国的国情,ZF常强调特色,对于这个特色对国内金融机构系统风险的影响能够量化处理吗?
A19:对系统风险的建模分析,是目前金融学中的热点问题。国内国外确有不同。但目前国内机构的风险管理都在向国际标准看齐。这不是坏事。


Q20:坛友 linzhongta:
朱教授:
您好! 我想请教您两个问题:
   一是您谈谈关于金融系的硕士学生,应该如何学习;
   二是可否推荐一些目前做毕业论文值得关注的一些领域。

A20:学好课堂知识:与老师多交流;学好金融学:博览群书、博采众长。
关于论文题目,看个人兴趣点。能提供新视角、新观点、新信息的论文都是可取的。

Q21:坛友hellfire2004:
朱教授:
您好! 我想请教1个问题:
您提到了市场的创新,我想问的是,交易所在其中可以扮演什么角色,交易所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是什么?

A21:创新一般从OTC(柜台交易)开始,成功的就形成OTC市场(如CDS、swap等);或者在交易所上市,如VIX产品等。交易所的作用在以最小的成本提供实时的、高质量的信息、流动性等。但国内的的交易所,由于后发优势,一些国外非常流行的品种拿来用就可以了,不需要经过OTC的试错。如股指期货、期权、国债期货等。


Q22:坛友giggleholy:
请教朱老师:关于国内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创新有两个路子:一个是资产证券化,一个是固定收益类衍生产品,那么哪种创新的风险集聚效应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危机?是否有一些新的创新路子?
谢谢!

A22:资产证券化应该是方向。脱媒是我国目前金融的发展方向,银行资产过于庞大,不利于金融市场的发展。需要严格相关法规,并激励银行发展真正的中间业务。我一直强调,真正的创新是缔造市场,而不是发明产品。


Q23:坛友wenwen97:
请问朱老师,请您结合您的经历,谈一谈在学界和业界的发展状况吧,谢谢!
A23:学界和业界,完全看个人偏好。有人爱思考,就来做研究;有人擅行动,就去投行。一定要看个人兴趣。走错了是很痛苦的。好在金融行业给你提供随机游走的机会。


Q24:坛友tangaibing:
ZF投入的“挤出效应”在中国是很明显的,在这种情况下,时下的就业远非没有改变局面,ZF如何才能倡导国民制造就业,如何让私有企业获得在中国应有的地位,如何让纳税人更加有自己的尊严,希望您能呼吁,并且能管注相关的问题。A24:国进民退。这个问题很大,我想需要依靠资本的力量来解决。如果资本看好民企,看空国企,那就是国退民进的时候了。我会关注这方面的进展。


Q25:坛友kevinyang2010:
朱教授,很多教授把自己的课的视频放在网上让没有机会再进入学校的人学习研究,这样也可以推动学科发展,请问教授您的课程今后可以视频公开么?
另外推荐几本比较深厚经典的书,当然是您的专业内的,多谢!
A25:推荐Duffie和John Campbell的书


Q26:坛友fnsr:
请博士解答一下在经济危机环境中,在宽松货币正策下,工薪族如何理财?
A26:价值洼地:蓝筹


Q27:坛友guanli3028:
朱教授
    新年好,感谢答复网友的问题,谢谢!!
    请问: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其与管理环境之间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尤其是内外环境之间对管理组织的影响层面如何去考量和度量呢??
非常感谢!!!

A27:激励与整合内外部资源。


Q28:坛友扶夏:
朱老师:
      你好!我再想问一个问题,请问你对我国结构化产品发展的前景如何看?谢谢

A28:看好。但需要避免危机中发生的问题,如信息丢失、代理问题等。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我要注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2-22 10:11:33
赞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2-22 12:30:08
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2-23 01:04:49
看看{:3_4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2-23 08:08:36
感谢朱教授,
很受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2-23 09:23:16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