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突然想起两件事情,觉得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是不能想清楚其中的所有原因,所以想发个帖子咨询下大家。
第一件:上初中的时候,当时电信和学校搞了个项目。就是给学校里面装了一些类似打卡机的联络机在学校的各个地方,当时的方式是给学生每人发张卡,绑定家长的手机,学生出入学校都进行打卡,用于给家长监督小孩在学校里面的出入学校时间点,情况,让这些信息更快传达给家长。当然,这个是个收费行为,好像是每月10元钱。老师给各个学生通知之后,这个事情却不了了之了。当时也并没有说是强迫,或者也没学生家长说是强烈反对这件事。总之,这些机器在学校也就慢慢老化了,没人管了。
第二件:上大学的时候,同样是电信和学校搞的项目。在学校里面装了许多类似初中学校所装的打卡机。在各个教学楼,宿舍楼底下都有,装完之后,给每个学生还办了张卡,(收费10元,又是10元)用于监督每个学生在学校上课出勤情况,以及一些其他信息。可是,这个卡办过之后,却从来没有用过。。。。。打卡机同样是在各个地方等待时间的洗礼,全是新的,慢慢变旧。。。。
所以,我想问问,1.这两件事情背后没有成功的原因?
2.如何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