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生产部门,其生产价格和商品价值是不一致的.资本主义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资本的有机构成.这样等量资本在农业中可以支配更多的活劳动,在剥削率也就是剩余价值率相同的情况下,就能创造出更多的剩余价值.因此,农产品的价值高于生产价格,农产品按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价值出售的差额不会像在工业部门那样参与平均利润平均化的过程,这个差额也就是超额利润就留在农业部门,被土地所有者占有,成为绝对地租.
当农业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时,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前提下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就相对减少了,而农产品按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价值出售的差额(超额利润)也随之减少,直至减少到超额利润消失为止,这样绝对地租的来源就不是土地垄断形成的超额利润了.
在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农场经营主一般同时是土地所有者,不需要交纳绝对地租.另外,只有没有消灭土地私有制,出租土地,哪怕是劣等地,也必然带来地租收入.这种"地租"与上面所述的绝对地租的来源是不同的,它或来源于农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利润和克扣工人的一部分工资,或者是来自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超过价值的余额,即来自垄断价格.当农场经营主同时是土地所有者的时候,由于不需要交纳绝对地租,单个农业资本家(同时也是土地所有者)为了追逐更多的剩余价值必然会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来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这样资本有机构成就有提高的动力.当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分离时,由于农业资本家要交纳"地租"(这种地租与上面所述的绝对地租不同),由于它来源于农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利润,所以农业资本家当然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来弥补他所交纳的那部分"地租",在这种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也有提高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