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4491 20
2007-08-27
目前在中国的CPI连续大幅度上升的同时,核心CPI自年初以来始终稳定在1%左右的水平。作为对比,在2003-2004年中国经济走向过热的过程中,核心CPI则从2003年1一季度负0.5%的水平,一路上升到2004年四季度1.4%的水平;而走势更令宏观预测专家大跌眼镜的是,年初以来PPI以及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指数稳定回落,其中PPI在6月当月的增长率只有2.5%,显著低于2004年经济过热时期的水平。
  正是主要基于剔除食品因素后得到的较低的核心CPI数据,包括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在内的一些官员和专家提出,不存在过大的通胀压力。
  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指出,“经济增长速度确实是偏快一些。但是并不是说到了大家所说的过热的程度。”谢伏瞻认为,“我们确实需要防止经济增长进一步加速,防止真正出现所谓的通货膨胀、工资的上涨、劳工的短缺,引发了物价再进一步上涨。如物价再上涨以后,市场上的产品出现供不应求,通货膨胀就会真正发生了。这个时候经济就会从一个比较高的增长速度急剧地回落,出现大起大落。”
  但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的观点则更“激进”一些,他认为,中国的实际情况显示,食品在CPI中占了较大比率,因此不能仅看核心CPI,也要考虑食品价格的因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27 11:05:58编辑过]

单选投票, 共有 41 人参与投票

距结束还有: 3361 天21 小时16 分钟

您需要登录之后方能进行投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8-27 11:12:00
两个都看嘛,不是更全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7 16:18:00

肯定有啊 他说剔除了食品因素是因为,现在并没有全面的通胀,而只是由于食品上涨占主要因素,其他的商品是上涨正常。所以并不能说是通胀真正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9 11:13:00

把食品类完全剔除的核心通货膨胀是有些片面,但是计算核心通货膨胀的思想可以借鉴,目前我国统计部门公布的CPI中食品类所占比重过高,导致食品类价格对CPI的走势的决定性过大,两种价格指数都有偏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2 15:16:50
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3 15:51:49
CPI是消费者物价指数,食品在居民消费中占有很大比例,不能取消。但不排除可以适当调整比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