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700 2
2008-05-11
 大公报

由15家国内外主要经济研究机构组成的北大「朗润预测」显示,经济学家对今年第二季度物价上涨预测创历史新高,平均高达7.8%,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教授宋国青则预计增长8.3%。

 

「朗润预测」负责人、CCER教授卢锋昨在北大公布最新一期的朗润预测指标。他表示,第一季度各机构普遍低估了CPI涨幅与投资增速。在目前的宏观经济条件下,本季度朗润预测指标更创历史新高。根据各机构预测资料得出的二季度CPI涨幅简单平均达到7.5%,加权平均达到7.8%。

 

以预测CPI见长的宋国青强调,目前中国高通胀长时间持续的风险依然很大。在第一季度统计资料发布后,中国贸易顺差猛烈下降成为外界担心中国经济下滑的最主要因素。宋国青解释说,首季贸易顺差下降的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原因。一是出口增长率下降,二是进口增长率上升。实际上本季度中国进出口实物量增长率并无显著变化,主要是贸易条件恶化引起了顺差的下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GDP涨幅仍处于10%以上的历史高位。宋国青说,3月份中国名义工业增加值同比(27.2%)创月度工业品出厂价格统计(1995年10月)公布以来的历史新高。考虑到其它需求的情况,一季度中国总需求增长率非常强,3月份总需求同比增速创1996年以来最高。

 

卢锋表示,今年第一季度各机构高估了人民币汇率升值速度与政府通过汇率、利率进行宏观调控努力的程度。但却低估了中国经济走热的程度。而第二季度,由于对下一阶段的经济走势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各机构对第二季度经济资料尤其是CPI分歧加大。

 

虽然有专家认为下一阶段中国物价涨幅会逐步回落。但朗润预测显示,有机构对第二季度CPI涨幅达8.5%,而最为乐观的机构认为涨幅为6.5%。「朗润预测」成员包括CCER、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中国国际金融中心(中金公司)、汇丰银行、中信证券、中国社科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5-11 18:21:00
贸易条件恶化有助于缓解通胀压力和升值压力。数据上看,升值并没有显著影响实际进出口量,再加上贸易条件恶化,继续升值的合理性恐怕将存在疑问。应当通过鼓励进口国内急需的能源与高技术产品的各种政策来代替升值政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5-11 18:27:00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相信不只有我们国家这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