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
由15家国内外主要经济研究机构组成的北大「朗润预测」显示,经济学家对今年第二季度物价上涨预测创历史新高,平均高达7.8%,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教授宋国青则预计增长8.3%。
「朗润预测」负责人、CCER教授卢锋昨在北大公布最新一期的朗润预测指标。他表示,第一季度各机构普遍低估了CPI涨幅与投资增速。在目前的宏观经济条件下,本季度朗润预测指标更创历史新高。根据各机构预测资料得出的二季度CPI涨幅简单平均达到7.5%,加权平均达到7.8%。
以预测CPI见长的宋国青强调,目前中国高通胀长时间持续的风险依然很大。在第一季度统计资料发布后,中国贸易顺差猛烈下降成为外界担心中国经济下滑的最主要因素。宋国青解释说,首季贸易顺差下降的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原因。一是出口增长率下降,二是进口增长率上升。实际上本季度中国进出口实物量增长率并无显著变化,主要是贸易条件恶化引起了顺差的下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GDP涨幅仍处于10%以上的历史高位。宋国青说,3月份中国名义工业增加值同比(27.2%)创月度工业品出厂价格统计(1995年10月)公布以来的历史新高。考虑到其它需求的情况,一季度中国总需求增长率非常强,3月份总需求同比增速创1996年以来最高。
卢锋表示,今年第一季度各机构高估了人民币汇率升值速度与政府通过汇率、利率进行宏观调控努力的程度。但却低估了中国经济走热的程度。而第二季度,由于对下一阶段的经济走势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各机构对第二季度经济资料尤其是CPI分歧加大。
虽然有专家认为下一阶段中国物价涨幅会逐步回落。但朗润预测显示,有机构对第二季度CPI涨幅达8.5%,而最为乐观的机构认为涨幅为6.5%。「朗润预测」成员包括CCER、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中国国际金融中心(中金公司)、汇丰银行、中信证券、中国社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