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几年的学,感觉问题不仅是出在老师那,还有教材的问题,学生也是有产一部分不学习,但更多的是对现在教学方法教学质量的抵制,也属于无耐之举。现在一些教材写的实在是够可以的了,可以说,现在教材的大部分都是互相抄,就是老师为了评职称而完成的,之后通过学校让学生买,一般而言,现在只要是教材中有本校老师出的,就不会用外面人写的,这种情况,就会使老师在讲台上照本宣科,而学生听着也没意思。再有就是教材太落后了,跟不上形势,政治教材尤其是如此。看看国外的经济学教材,再看看国内的,就知道差距有多大了,这种教材,怎么能引起学生和老师的兴趣,而没有兴趣,又有谁会去学?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就是现在有些老师的确是在应付,一门课,一般来讲,老师会讲几年,轮几个来回,所以,只要讲一年,以后就基本上不用备课了,用几年前的东西讲现在的情况,很容易使学生听不下去,软抵抗也就会自然而然的出现了。还有一些老师也的确不认真备课,其他事过多,结果就是教的课越来越没人听。
所以,改变这种情况,还是应该从改变教材入手,打破学校的教材垄断,从经济学这一学科来讲,极端一点的办法就是全用英文版教材,至少也是翻译过来的,这些教材讲法、实例都比较新颖,老师也愿意讲,学生也愿意听,说实话,在初级经济学阶段,的确是没有必要讲一些数学推导。至于老师,由于现在对于老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没有一个比较合理的方法,所以,对老师的评价也不好作,不过,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努力减少老师在作论文、备课之外的其他事情,还应该是有办法的,只有这样,教学质量才能上去,否则,这种软抵抗就不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