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投顾问
日前,东莞市出台《关于推进都市农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快发展集生产、生态、生活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农业,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东莞提出,都市农业发展要实现“平台园区化、经营集约化、产业特色化、生产科技化、产品品牌化、形态休闲化”。在平台上,实现2020年前,基本建成14个市级农业产业园,每个有农业份额的镇街建成1-2个300亩以上的农业产业园。
中投顾问农林牧渔业研究员郑宇洁指出,东莞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有良好的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位于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地带,经济实力雄厚、人口密集,不管是发展都市农业,还是发展蔬菜种植基地等现代农业等均会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能够有效提升土地等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产出率。相对于中西部地区,如农业大省河南,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经济、政治等环境有所差别,因此发挥农业产业园的辐射带动作用还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东莞市出台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发展都市农业,实现“平台园区化、经营集约化、产业特色化、生产科技化、产品品牌化、形态休闲化”。这一园区建设主体思路的提出是符合东莞市所处的区域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不可忽视的是,东莞市二、三产业发展明显快于、好于第一产业的发展。第一产业的滞后,不利于该市经济的协调发展,不利于农民增收。
东莞提出到2020年前,基本建成14个市级农业产业园,要改变已有的传统农业、城郊农业产业链条单一、经济体系封闭、资金投入不足等缺陷,同时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等同类型城市以及台湾地区农会等农业发达地区之间的交流合作,有利于其现代农业发展,有利于其农业产业园的建设,这也是东莞市所具备的独特优势。
积极发展都市农业,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东莞市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农业园区的发展。第一层面,都市农业或现代农业产业园可以成为该市医疗体系的一部分,来缓解人们日常高度紧张的神经和压力;第二层面,可以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把乡村和都市融为一体,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农民就地转市民;第三层面,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产业化发展,积极发挥带动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效益的作用。
中投顾问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扈志亮指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发展一定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不能盲目上马。缺乏特色、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与区域资源不匹配的农业产业园均难以有持久的生产力。农业产业园项目的前期规划、定位、核心发展目标十分重要。例如和东莞相比,中西部地区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大规模建设农业观光旅游产业园则显得不合时宜,而且与整体的区域定位、区域发展战略也不相符。
本文来源:http://www.ocn.com.cn/info/201303/nongchanpin2111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