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2.正负电荷的相对平衡可能揭开星系之谜
2013.3.29
通过核外电子与核内质子关系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正负电荷存在相互对应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星球与原子的结构并不相同,前者为层次结构,而后者表现为质子与中子的相互依存。
星球的层次结构可能源于物质相变过程中化学元素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周期循环,而放热反应可能带来核外电子的缺失,即化学元素的离子化。化学元素的离子化意味着单电荷的相对优势,即离子化的化学元素呈现“单电优势”,也就是星球熔融层均呈现单电性,整个星球也呈现“单电优势”带来的单电性。
我们习惯称呼质子带有正电荷的物质为正物质,质子带有负电荷的物质为反物质。正物质星球通常呈现正电性,而反物质星球通常呈现负电性,正反物质星球可以实现正负电荷的互补,并因此而形成系统,也就是星系。
电荷有同性相聚的特点,也有异电对偶的特点,例如核外负电子对应核内质子携带的正电荷。大量同类电荷的聚集可能导致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例如恒星表面的核聚变,这种核聚变也会诞生新的星球。所以,星系的形成带有必然性。
地球的直径不过一万多公里就有五层地质结构,银核的直径以光年计,拥有的层次可能是天文数字,对应数千亿颗恒星也就不足为奇了。
地球只有一颗卫星,而火星拥有两颗卫星,是地球还缺少一颗卫星,还是火星的两颗卫星的质量还不及地球一颗卫星的质量?是值得分析和研究的问题。
大千世界奥秘无穷,有着众多的因果关系,正负电荷的相对平衡可能揭开星系之谜,也只是一种可能,需要人们的深入探索。想到了,就写出来,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