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7078 19
2013-04-01
热烈欢迎复旦经济学院马涛教授4月12日15点接受人大经济论坛的在线访谈活动。
大家现在可以在下面回复提问。欢迎大家热烈提问。

PS:的问题提问者会获得50论坛币的奖励
VIP,不止是论坛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4-1 10:03:59
马涛,现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思想史,方向是中外经济思想与比较。

先后完成的个人项目有《儒家传统与现代市场经济》(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1997)、《文化传统与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上海市教委基金项目·1998),《清代晋商和徽商经营管理中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985工程项目),《经济学认识论研究》(复旦大学金惠项目)。

目前承担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济学范式与经济思想史发展逻辑的专题研究》。另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已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个人学术专著十余部。

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1985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后留校任教;
1993年—1995年就读于复旦大学,1996年2月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1996年2月—1997年11月在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经济学博士后研究;
1997年11月—2000年2月任教于同济大学商学院;2001年至今任教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代表性个人著作《儒家传统与现代市场经济》是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和上海市教委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获《第三届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2002年)》三等奖。

代表性论著有《理性的崇拜与缺憾――经济认识论批判》和《传统的创新——东方管理学引论》(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主讲本科生课程主要有:《外国经济思想史》、《货币银行学》;主讲研究生课程主要有:《中外经济思想史比较》等。
  
学术兼职有复旦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经济思想与经济史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常务理事,社会兼职有民盟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区政协委员。

《儒家传统与现代市场经济》获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2003年);
《道家与范缜》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社会科学成果奖》(1997年)(颁奖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共青团中央);
《唐庆增与其<中国经济思想史>》获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四届科研成果奖论文一等奖;
《经济思想史教程》获2003年度上海市教材二等奖;《外国经济思想史》获复旦大学精品课程(2007年)。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我要注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1 10:18:23
马教授,您好,我想咨询您一下,如何才能学好经济思想史这门课,我曾有这种感觉,这门学科好像和普通的历史有很大的区别,因为教材中涉及的一些概念比较抽象,比如价值论,货币理论,劳动价值论,级差地租理论等,把这本教材看下来几遍,有些地方感觉读得似懂非懂。每当合上书,脑子里对各个时期经济学家的具体思想和观点还是较混乱,最多能说出其中的1,2点,3,4,5,7。。。就很难想起了。

还有一个问题,我发现很多经济学说史教材,尤其是国内学者编写的教材中,每对一个经济学家的观点和方法论,研究对象等内容进行论述后,接着都会站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一番评价,您觉得这种编写教材的方式有何优缺点呢?还有,这样以来,是不是,在学习经济思想史之前,是否一定要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习一遍,以便自己具有坚实的基础和科学的评价标尺,对古往今来的经济学家中的错误观点有清楚的认识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资料狂人 发表于 2013-4-1 10:03
马涛,现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思想史,方向是中外经济思想与比较。 ...
建议你多读一些经济学大家的名著,比如斯密的《国富论》,凯恩斯的《通论》,弗里德曼的文集之类,直接和这些经济思想的大师级人物对话,沟通心灵认知,你所困惑的问题就解决了。经济思想史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从马克思经济学的角度是一个视角,但不是全部。市面上有许多著作都在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我编著的《经济思想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是试图从经济学范式和范式转换的角度去解读经济思想史,也是一个视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1 18:56:43
马老师您好 !第一个问题:经济学是一门治世之学,历史上的悲欢离合总会惊人的重复,我们研习了西方经济思想史发现明明有前车之鉴的东西,后人还是要重蹈覆辙。如:南海、郁金香等等。研究经济思想史是否纯属学术理论,它的应用性何在?
第二个问题:任何一个经济理论都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经济思想史当中有些理论早已经被证伪,研究他仅仅是还原一个历史,于现实经济何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2 09:19:06
看看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