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从实体、意识和量化角度看价值是什么》一文对“价值”进行过一般化分析和认识,也就是,价值是一种人对有用事物的主观认识,只能意识上的估计,不能实际量化而形成标量,这也是意识的特点。https://bbs.pinggu.org/thread-2149583-1-1.html
那么,经济学言之凿凿所谓的价值又是什么呢?从分析来看,实际上经济学所言的价值就是一种对实体进行计量的量,是一种量的概念。实体包括人的感觉器官可以感觉到或感觉不到的事物,即实物和实物效用,经济学称为商品和商品效用,以及实体的运动过程,即劳动。
至此,我们得把各种概念准确的区分开来,才能正确认识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
首先,商品和商品效用与价值的关系。上述阐明,价值是商品和商品效用的量,那么所谓“商品价值”或“效用价值”实际上说的就是商品量或效用量。
其次,劳动与价值的关系。劳动是人的体力脑力耗费或支出,是一种运动过程。那么所谓“劳动价值”实际上说的就是劳动量。
理解了价值的内容和价值与各种事物的关系,就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如何计量。人类刚开始的交换活动是物物交换,可以说没有多少计量概念的,以满足需要为准,后来逐渐发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一种标准人们的交换活动就受到很大影响,迫切需要一种交换双方都一致认可的标准计量方法,于是计量标准就应运而生,产生了对各种交换物计量的标量。如重量的公斤,体积的立方,容积的升,距离的米,功率的瓦,牵引力的马力和热量的大卡等。
对商品和商品效用的计量,也就是对实体进行计量,人们都容易理解。举个简单例子,馒头。一个馒头(商品)的重量可计量为50克,50克馒头发出的热量(效用)计量为80大卡。
劳动是运动过程,运动过程产生运动距离,这个运动距离就是运动长度,人们通常用时间进行计量,也就是计时,也可以通过劳动结果对劳动进行计量,也就是计件。当然,这种计时或计件的计量方法是否做到准确计量是一回事,但人们认可某种方法计量则是另回事。
现实中,实体实物要与运动过程进行交换,即商品要与劳动耗费进行交换,由于不是实物与实物的交换,人们于是又发明了一种交换媒介,充当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计量标准,也就是货币,把不同的事物统一到货币上来。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劳动价值论把劳动与价值视为等同关系,实际上是混淆了事物与事物的量的概念,也是混淆了事物本身与事物属性的关系。本文暂且不表,另文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