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曲线的错误是全方面的。
其一、a很多人没有变量逻辑的概念,根本就搞不懂什么是存量什么是流量;b不少数微观经济学教材都明确指出供给量和需求量是流量;c从引用的数据看,供求量数据多数是流量,如GDP、月消耗、日销售额等等;
其二、即便是把供求量定义为和价格能够对应统计的存量,任何交易当中也都有针对两种交易物的两个需求量和两个供给量,而不是一个。
任何交易者在行为学看来都是需求者,市场是解决需求者选择性需求的场所。是需求者就有需求,没有需求,就不会到市场上来。而不是像供求曲线中所说的,只有持币购物的那一个人才有需求量。
市场上其实只有需求者,而没有所谓的“供方”,两个人都是为了自己的需求而自愿成为对方的所谓“供方”,是两个供方而非一个。
买卖是相对的,不存在固定的一方是供方另一方是需方。
其三,从因果逻辑分析,供给根本就不是一个自变量,而是依附于需求的,需求是目的,供给只是满足自己需求的手段,所以,供给曲线当中的供给量是一个可以用需求变量表达的因变量。“理性人”概念其实就可以推导出这一结论。如果存在以供给为目标的一方,他就不是理性人。
其四,价格概念错误。价格是针对相交易的两种商品的,不是针对某一商品的。单一商品只有价值(而且是由两个交易者各自做出的价值判断),而无所谓价格。
其四,现实当中,把量价挂钩的分析,即使不存在变量逻辑问题,也是如供求曲线这样的人为虚构。你去任何一种市场上看一看,到处都是量价无关的所谓“吉芬现象”。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学者专栏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amp;from^^uid=3787156
真心不好意思,你的逻辑也有明显错误。
因为首先1.别人不明白流量与存量的区别,是他的错误不是供需曲线的错误OK?这个逻辑请明白。如果谁用错了请你去指正他,而不是说供需曲线是错误的。供需曲线本身没有定义流量存量问题,不能说它没说清楚有人用了就说是供需曲线的错。这是第1点错误,希望你能承认。
2.对于交易而言,只存在一个量就是交易量这也是我们唯一可见的,你说的2个供给2个需求又何尝不是一种虚构?你能证明它的存在吗?对于交易货物AB,A的持有者希望1单位的货物a换得更多的b,B则相反。那么把它映射坐标轴上就成为了所谓的供需曲线。供需曲线没有定义什么是货币,你可以认为a是货币也可以认为b是货币。是你自己形而上学了。
3.为了方便起见,我们把持有我们定义为货币的一方定义为需求方而已。其实你要是愿意完全可以分析的时候把另外一方当成货币的好嘛?价格的概念没有错误的 量纲就是A货物/B货物(或者相反)本身人们只是方便起见选一种货物称之为货币而已。
4.现实是现实,因为现实交易成本为正所以总存在外部性。而供需曲线描述的是一个不存在交易成本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