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aast 发表于 2012-11-29 10:59 
呵呵
都忘了
有种感觉,不知道对不对:进行这种相对具有基础性的学习,放到目前国内学术或政策研究的风气里看,可能更多的是一种个人的理想追求,投入很大,收效是否明显却很难说。
国内研究有明显的政策导向,和国外应用现代分析技术进行的政策分析或政策报告,差别很大。在中国的政策研究中,似乎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实用主义、神秘主义和直觉性混杂的东西。分析的水平高低,好像也就体现在这种东西上,而往往并不是在技术层面。有些人往往努力了一辈子,也发展不出这种“隐性的”分析技能。如何避免这种悲剧?
自上而下(从书本学习,到现实问题)还是自下而上(从现实经验不断抽象出自己的分析框架)的进行学习,哪种办法更有效率?有时候我会想,到底还有没有必要进行基础训练?如果有必要,在没有条件接受系统训练的情况下,个人怎么去补课?自学方面我可以说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往往学习技术的时候很兴奋,学完之后很迷惘。
还有,想要建立自己对某个问题的分析框架,一般性的数理分析技术究竟有多大作用?很多有见地的社科研究,似乎只是应用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的统计学、经济计量技术,对于理论建立而言形式逻辑似乎还更有用一些。想成为一个有洞察力的研究者,究竟该从哪里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