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仍在持续下行,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已经非常严重,未来中国产能过剩的调整可能还会持续四五年,整体投资水平恐怕会再下一个台阶。 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工业品出厂价格的持续下降,使许多行业面临着严重的产能过剩。化解一些行业产能过剩已经成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任务,据中国国家电视台近日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誓言要遏制产能过剩行业的扩张。
那么,这一次的产能过剩调整会持续多长时间呢?可能会比以往都长,这也注定了未来中国经济的调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两轮产能周期来看,产能的扩张基本都历时10年左右,其中产能扩张阶段比产能收缩阶段要长1年左右。而2001年至今的产能周期已经历时了12年,其中产能扩张持续9年;按照前两轮产能周期的经验看,本轮产能的收缩可能需要7-8年,也就是说,未来还需要4-5年产能过剩的调整才会到位。
为什么本轮的产能扩张和收缩时间要长于以往?金融危机期间“四万亿”的刺激可能起到了关键的影响。如果没有2009年的天量信贷和投资,产能的扩张估计会在2007年自动停止,那么本轮产能扩张期就会是7年。如果从2008年开始就进行产能过剩的调整,那么到2013年的今天,大致也就差不多调整完成了,整个产能周期的时间也与以往比较温和。而“四万亿”的刺激使得2009年产能重新大势扩张,既延长了产能扩张的时间,造成的恶果就是未来产能过剩的调整时间也会拉长。
产能过剩的调整代价一般是巨大的,会伴随投资的下降以及企业利润的减少。从上世纪90年代的产能周期看,伴随着产能过剩的调整,投资增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1999年底,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之前30%左右的水平一度跌至5.5%。
如今的产能收缩也伴随了固定资产投资的下降,已经从2009年中30%以上的水平下降到目前20%左右的水平。随着未来产能过剩的进一步调整,依据上一轮产能调整的经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很有可能再度出现个位数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