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政府将推进医疗卫生改革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2009-2011年投入超过1.2万亿元,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由2001年的60%,下降至2010年的35.5%。政府卫生支出包括医疗机构基础建设和医保支付等几部分,其中医保支付费用的增速不会低于基础建设费用的增速,且高于总费用的增速。因此医保报销的比例不断提升。根据“社保十二五规划”,医保报销比例在2015年将提升到70%,患者自费部分减少将提升其医疗消费能力,拉动行业快速增长。
图1、近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和政府投入费用及变化率(单位:亿元)

图2、我国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逐年降低

2011年末,我国居民医保覆盖率超过95%,其中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6%,各级财政补助从每人每年120元增加到200元,住院报销比例从60%提高到70%,最高支付限额从2万元增加到不低于5万元,这一系列投入使得长期受到压制的农村医疗需求开始得到释放。
图3、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变化(单位:亿)

目前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救治率同比增速已经降到5%以内,而发展中国家如巴西、泰国等仍保持在15%左右。2011年我国的血透人数同比增速约为20%,腹透人数同比增10%左右,天拓咨询认为我国新农合范围扩大和报销比例的提升,是促进未来行业蓬勃发展的最主要原因。美国于1972年开始将医保覆盖面提升到90%,十年时间ESRD救治率增长了400%;台湾1995年开始对透析治疗医保全面覆盖,目前已成为世界上ESRD救治率最高的地区。
图4、部分省份城市关于
血液透析的报销政策

天拓咨询认为,我国终末期肾病救治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原因主要是透析硬件设备投入不足和报销比例太低,导致绝大部分终末期肾病患者由于不具备透析的条件或者经济能力不足而不治疗,最终导致患者病情迅速加重直至死亡。随着近年来政府对这一领域逐步重视,提升终末期肾病的大病医保报销比例,加强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建设来提升非城镇人口救治的便利性等,这一领域必将迎来蓬勃发展。
目前我国终末期肾病患者透析治疗中,血液透析的比例占90%以上,而香港由于首选透析方式为腹透,所以腹透治疗的比例达到80%以上。至于亚洲其他国家如韩国、泰国和新加坡等,腹透治疗占比在20%左右。
图5、香港ESRD患者治疗方式占比(2004年)

国内腹透治疗推广程度不高的主要原因是之前产品及学术推广不规范,退出率、死亡率、技术失败率较高,但近年来随着产品及医生方案设计逐渐成熟,腹透退出率已经大幅降低。由于腹透在成本上具备一定优势,且基层医院血透仪器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全部的透析需求,所以我们认为国内腹透治疗占比仍将进一步提升。
图6、腹透病人退出原因占比(2006年)

腹膜透析主要的优势在于:操作简单,对技术的要求相对较低,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经过规范化培训,熟练掌握腹腔置管、管路护理等操作,能够为患者提供腹膜透析服务;患者通过培训掌握日常护理技术后,可以自行在家中进行腹膜透析操作,突破了血液透析机数量的限制;三是价格低廉,经过测算,每位患者一年腹膜透析费用约为5-6万元,且还有进一步控费的空间。新版基本药物目录就将腹膜透析液列入其中,旨在鼓励基层医疗机构推广腹膜透析治疗,提升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治疗比例。
图7、血液与腹膜透析的比较

面对日益增加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仅仅通过增加透析机数量,扩大血液透析规模,仍然难以满足透析治疗的需要。这就需要转变思路,在继续做好血液透析的同时,着力推进腹膜透析工作,并逐步将腹膜透析技术下沉至基层医疗机构,让更多符合条件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能够就近治疗。比较科学的方式可以是,加强早期肾功能指标的监测,先进行腹膜透析延长患者进入透析的生存时间,ESRD后期再进行血液透析。
图8、慢性肾脏病综合治疗方案
我国透析医疗行业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http://www.tianinfo.com/news/news4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