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流通经济学
3408 1
2014-08-08

1、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

食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按照食品行业归类,速冻食品被划归到方便食品制造业中。根据《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 2015 年,方便食品制造业产值规模达到 5,300 亿,年均增长 30%,其中速冻食品行业的销售收入将达到 1,200 亿元。因此,为鼓励和扶持速冻食品加工行业的发展,国家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产业相关的扶持政策和推广计划。​

(2)冷链物流保障速冻食品质量安全​

速冻食品的发展与冷链物流是密切相关的。根据中商情报网统计数据,2011年国内冷链装备制造业市场规模约 1,500 亿元,冷库总容量 900 万吨,预计到2015 年将达到 3,500 亿元。根据《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到 2015 年底冷库容量将新增 1,000 万吨,冷藏运输车新增 4 万辆,在大中城市周围规划设立低温配送中心,形成从生产到流通销售各个环节紧密联系的冷链物流体系。肉类和水产品冷链物流水平显著提高,食品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果蔬冷链物流进一步加快发展。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提高到 20%、30%、36%以上,冷藏运输率分别提高到 30%、50%、65%左右,流通环节产品腐损率分别降至 15%、8%、10%以下。冷链物流的建设和完善必将为速冻食品业的发展注入动力。​

(3)零售市场的拓展​

在一线城市布局的初步完成后,家乐福、沃尔玛等大卖场已经开始向二线城市拓展,并且拓展速度普遍加快。同时随着城市社区大型化的发展,连锁超市和社区便利店取得长足发展。​

与此同时,为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发展,更好地为“三农”服务,商务部决定从2005 年起在全国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在农村逐步推行连锁经营,构筑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推动连锁企业进入农村市场。​

(4)消费升级带动行业发展​

城镇化进程加快,促进消费者购买力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13 年末,我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 53.73%。未来20 年,中国将有 3.16亿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在中国,城市人口的人均收入大约是农村人口人均收入的 3.5 倍,城市化进程将因此大幅提高全国人均收入水平,为总体消费者购买力提供巨大的助推力。据 2012 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7,917 元,比上年增长 13.5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 元,比上年增长 12.60%。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9.3%,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比为 36.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者的食品消费观念已经从最初的满足于温饱发展成为追求高品质、方便快捷的消费,因此对营养价值高、食用便利、安全卫生的速冻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根据亚洲国家发展速冻食品的经验,人均年收入 1,500 美元是消费速冻食品的临界点。它意味着只有达到这样的收入水平时,国民才会对消费的 速冻食品有更多的需求。2013 年我国人均 GDP 已经达到6,856.72 美元(按照 2013 年末汇率 6.0969:1 折算),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主要消费群体阶层的发展壮大,我国消费者购买能力将大大提高,速冻食品行业在我国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5)丰富的原材料资源​

我国是世界农副产品生产大国,速冻食品生产所需的面、米、肉、蛋、蔬菜等原料均可由国内提供,不仅储备丰富,且质优价廉。充足的原料供应是速冻食品行业发展坚实的基础。​

(6)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

党中央、国务院一向高度重视食品工业发展和产品质量安全,并将食品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国务院于 2009 年 2 月发布了《食品安全法》,并于 2011年 2 月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八)》,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据。《食品安全法》是在反映国情、顺应民意的背景下发布的,它具有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首次以“食品安全”的名称命名该法;二是强化了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三是建立了“缺陷食品”召回制度;四是明确规定了名人代言虚假广告应承担的连带责任;五是首创了“假一赔十、损一赔十”的规则。此外,国家发改委于 2011 年 4 月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后于 2013 年 2 月修正),提出了食品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方向,有利于推动食品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可见,国家政府部门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通过颁布一系列政策法规,逐步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以求促进食品行业规范和健康发展。​


不利因素

(1)食品安全问题依然较为突出​

食品质量关乎民生问题,目前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社会的焦点之一。政府部门不断出台各类规章制度予以规范并加大惩处力度,社会舆论对于该问题也高度关注。目前,速冻食品行业整体的产业集中度和技术装备水平较低,许多企业还处于小规模、作坊式、手工或半机械加工的落后状态,产品质量安全存在诸多隐患。​

除了生产管理外,上游原材料市场的供应状况也直接影响到食品质量安全。许多低价低质甚至腐坏的原材料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市场,如果生产企业缺乏较高的社会责任心以及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很容易导致产品最终出现质量问题。近年来,国内外食品安全事件屡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消费者的消费积极性,对行业尤其是部分重点企业同样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与营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速冻食品行业在产品标准、技术装备、管理水平和行业自律等方面还有着较大差距,未来几年亟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通过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提高全行业的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有实力的大型规模企业将面临极佳的发展机遇,其发展对整个行业能起到良好的标杆作用。​

(2)行业标准与行业特性发展不匹配​

目前我国速冻食品行业的部分行业标准制定时间已较为久远,难以客观、科学地反映速冻食品当前的实际情况。行业标准的不匹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部分产品的行业标准依然缺失,导致部分不合格产品依然走入市场,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其次,部分行业标准因时间较长无法科学反映行业实际情况。例如 2011 年 11 月前后,国内多个品牌的速冻面米制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反响。针对此次事件和速冻面米制品新国标的问题,卫生部于 2011 年 11 月 24 日召开新闻通气会,新的速冻面米制品标准已于 2011 年11 月开始执行,新标准把原有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改为限量检出,从而使行业标准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3)完整独立的食品冷链体系尚未形成​

虽然速冻食品行业的冷链已基本覆盖从生产到流通销售各个环节,但从食品整体冷链体系而言,中国的食品冷链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无论是从中国经济发展的消费内需来看,还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为明显。(网易新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0-7 10:29:39
还好,有些数据可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