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8.关于重力环境与物质相变的思考
2013.5.25
核聚变、核裂变被我们看作高不可攀的物理现象,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它们形成的物理机制。而月球的存在说明小于目前月球的重力环境就可能引发形成月球的物质相变,恒星表面的重力环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形成初级化学元素的物质相变,地球表面的重力环境就无所作为吗?我看未必。
形成地球大气成分的物质相变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所以地球大气的成分才能相对稳定。生物的存在只是合成、分解化合物吗?我看不会那么简单。某些初级化学元素的形成和裂变可能在地球表面的重力环境下就可以实现,某些相对高端复杂的化学元素在上地幔就可能实现物质相变,只是稳定性不如静态物质相变。所以,我们才有丰富多彩的生存环境。
物质可能逐级相变,因为每个质子、中子的增加都会改变化学元素的性质。也可能跨越式相变,类似二分、三分核裂变的逆过程。但比较常见和固态反应区域的物质相变应该是逐级物质相变,只有可以实现跨越式物质相变的重力环境中才会发生跨越式物质相变。
从正负电荷的聚集到向基本粒子的转变是物质相变的一般过程,每种化学元素的形成都与重力环境的改变密切相关。地球表面的重力环境可能适合数种化学元素的形成,所以才有地球表面的物质环境。恒星表面的重力环境可能适合数十种化学元素的形成,所以核聚变可以持续到所有这些化学元素的依次形成。氢弹爆炸可以在瞬间形成局部区域的高压环境,也可以在瞬间形成高端化学元素。当然,还要有热力环境提供所需的能量。
某些初级化学元素的聚变和裂变可能不像铀聚变、裂变那么复杂,光合作用就可能形成某些初级化学元素,而生命过程也需要某些初级化学元素的缓慢裂变。如果只有核外电子共轭的拆分与重组,生命过程所需的能量从何获得?复杂的物质形式如何形成?
碳、氧的结合与分解都不会提供多余的光子和电磁辐射,它们来自哪里?来自原子自身的发电效应?有机物的剧烈燃烧如何解释?火焰说白了就是光子大量集中的释放,所以我们才能看到。如果没有氧和碳元素的裂变,必定还有其他化学元素的裂变才能提供大量光子和电磁辐射的集中释放,我猜想是氢同位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发生了裂变,不然如何解释燃烧过程中大量光子和电磁辐射的集中释放?
初级化学元素聚变、裂变所需和提供的能量有限,可能会使人大失所望,也与氢弹爆炸释放的能量不符。可氢弹爆炸不仅需要原子弹引爆,聚变过程也未必是氢原子聚变为氦原子就停止了,据说氢弹爆炸收集到的放射性污染物中有非常高端的核素,说明条件适宜核聚变就会连续进行!
如果光合作用就有核聚变发生,划根火柴就有核裂变发生,核聚变、核裂变还有那么神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