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198 1
2007-10-02

关于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个人思考

最近中国市面上有一本很火的关于金融的书籍,宋鸿兵的《货币战争》,很多官员都看过。内容大概是关于Rothschild家族如何构建自己的金融帝国的故事(本人在人大经济论坛下过pdf没时间看)。或许是因为中国正处于金融改革的进程中,如何以最小的代价进行金融体制改革,规避金融风险,就成为众多官员学者的思考的问题。例如最近中国主权投资公司投资私人股本blackstone百事通,由于股价下跌,资产大幅缩水,引起国内学者质疑,模仿新加坡淡马锡集团外汇运营模式到底是否可行。其实亚洲很多国家面临外汇管理的问题,像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而与此同时,《货币战争》的火热引起西方媒体对中国金融改革的质疑,或许又是中国式的“阴谋论“, 宋鸿兵关于美联储的私人集团的性质,最近前美联储官员沃克尔在接受凤凰卫视的采访时出来澄清美联储的性质。

宋鸿兵在世纪大讲堂演讲时被问及中国最近的通货膨胀的问题,说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而本人认为货币的发行量超过实体经济的需求量或许只是一种表象。芝加哥大学已故学者弗里德曼作为货币主义的代表一直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想象。但当我们考虑人民币的投放机制时,外汇占款就成为一个很大的考量,大部分做加工贸易的公司收汇后向银行换人民币,而商业银行再拿所收外汇向中央银行结汇,中央银行在投放相应数量的人民币。中国通过加工贸易,为欧美等国家出口大量廉价商品,欧美这几年的低通胀不能不说跟中国的出口贸易有很大的关系。而最后的结果是反被欧美等国家攻击,理由是由于相关产业转移到中国,引起欧美相关产业的工人失业。我的意思就是说,中国流动性过剩或许不简单是货币发行量的问题,还有更深层的问题,像产业结构,出口贸易结构,市场经济不完善,持续的低存款利率。。。。

上次在北大中国经济研究所的姚洋教授的一次演讲上本人问过一个中国经济安全的问题,他当时给我的答案是中国经济发展在现阶段的问题最大的还是外部的压力。当我们观察中国面对的一些问题时,确实外部环境的压力比较大。例如美泰大规模的召回中国生产的玩具,欧美国家对于中国的知识产权问题,减排温室气体问题,能源问题。当我们回顾日本战后的经济发展史时,日本当年面临的一些问题跟中国现阶段遇到的问题有些相像,例如外汇储备高,对外贸易磨擦,汽车产业面对国外大型汽车集团的冲击,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金融改革以及在海外大量购买资产引起国外的仇视。。。。

如果说市场机制是在国家宏观调控的下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但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当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没有建立起来,毫无疑问中国在经济发展必定会出现大量的摩擦,结构问题大量存在。我的意思就是说当考虑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例如最近通货膨胀问题)不得不把上面的特殊情况考虑进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2 11:07:0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0-6 01:48:00

有一定的道理

欢迎访问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quaiki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