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856 18
2013-05-31

市场经济是我们在改革开发初期创造的经济概念,现在通常被理解为代指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有关中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道路之争从未偃旗息鼓,而且到了短兵相接的历史关头。那么一种制度的优劣,我们可能更多着眼于政治或社会学的角度,我们常常说社会主义体现了社会平等、消灭了剥削制度,而资本主义体现了自由竞争、竞争所带来的效率性,两种说法看上去都有道理,所以往往让人莫衷一是。那么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重要的作用是可以通过经济学模型或理论,为它的制度先进性做阐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指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原则,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的本质,但是这样的结论,似乎更多的是来源于马克思的哲学思辨,来源于马克思的社会实践认识。西方经济学,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依据,或者说作为一门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庸俗经济学,它建立在一个庞大的、包括数理科学在内的体系框架,所以看上去,往往让人产生科学性很强的错觉,一个喜欢数理的经济系学生,更容易受到表面现象的蛊惑,那么当代社会主义实践的坎坷和波折,加深了这样的误解。

资本主义经济,也称自由市场经济,那么西方经济学提供了一种很重要的分析工具,也就是边际分析,用以证明这个制度的优越性。国内有个经济学家吴敬琏说过,我们怎么看这个制度是不是更有效率呢?就是看它的投入产出,谁的投入产出大,社会资源就要分配给谁使用,这个投入产出,实际上就是边际分析的方式。国内还有一位为剥削制度做公开辩护的经济学家茅于轼,他的周围聚拢着一大批奉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内经济学家,他早年曾写过一本专著,择优分配原理,用数学方式论证资本主义是怎么做到效率最大化的,很被国内学术界推崇,用的也是边际分析的逻辑,所以他很郑重其事的告诉我们,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是错误的呢?因为马克思不懂边际分析。

至此我们知道了资本家的逻辑,资本主义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是因为资本家掌握了边际分析,无产阶级之所以饥寒交迫,是因为他们不懂边际分析,所以才不得不接受掌握了边际分析的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那么边际分析到底是何种利器呢?

边际分析被誉为当代经济学的革命性利器。有关定义指出,边际分析即边际分析法,是把追加的支出和追加的收入相比较,二者相等时为临界点,也就是投入的资金所得到的利益与输出损失相等时的点。如果组织的目标是取得最大利润,那么当追加的收入和追加的支出相等时,这一目标就能达到。如果您觉得这个答案不是很直接,那么我们就来个干脆的,边际分析就是帮助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而资本主义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

好,我们就算是资本主义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问题在于利润最大化,能够实现社会财富的最大化吗?我们来看看茅于轼在他的著名的择优分配原理一书中,所给出的实例分析和论证。书中举了个例子,甲乙两块土地,土质不同,但是都产粮,都需要施肥,我们的目标就是如何在两块土地上合理分配化肥,从而使总体粮食产量最高。由于存在土地肥力递减,那么每块土地的边际收益都是随着化肥的增加,产量逐渐减少。茅于轼用边际分析的方式给出了他的数学证明,就是当每块土地上的边际收益相等的时候,总体的粮食产量最高,否则就是意味着化肥的分配需要继续优化,总体产量还未达到最高。那么我们把化肥看成是生产投入,把粮食看成是产出,那么很显然,在拥有一定量的化肥的生产条件下,我们只有当边际收益相等时,也就是在同等利润率前提下,我们的社会总产量才能最高。那么资本主义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所以资本主义的最终结果就是实现了社会利润率的同一化,所以资本主义理所当然的就是实现了社会财富最大化。这就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学家给出的理论证明。实际上这个方法应该算是投入产出分析,西方经济学把边际分析引入到投入产出分析中,建立了多种生产函数,其理论基础就是瓦尔拉斯一般均衡论,基本假设之一就是资本家的利润最大化,而瓦尔拉斯就是边际效用论的提出者。

看上去很美,至少在数学论证上,我们看不出资本主义制度有什么缺陷,因此一直以来,资本主义学者一直都在不断的鼓吹市场经济的效率化,并且欺骗了我们几百年。事实上这完全是一个谬论,这个谬论影响深远,以至于到了今天,还有如此多的人理直气壮的为剥削制度叫好。

实际上企业利润和社会财富没有本质联系,所以我们当然不能通过利润最大化实现社会财富的最大化。有关利润,西方经济学给出了各种千奇百怪的解释,但是这个上世界真正揭示出利润本质的,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并且马克思指出,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作为积累,资本家用于投资,实现了扩大再生产。这里剩余价值实际上就是利润。由此可见,利润从它的社会意义上说,它实际是为社会积累服务的,没有利润,资本主义社会就不会有投资,经济就不会有任何发展。储蓄也是可以用于投资的,储蓄会带来利率收入,但是利率收入不过是利润的一种转化形式,是金融资本家瓜分的利润,本质上就是利润。

因为利润是社会对积累的要求,所以利润率实际上就是一个社会的积累程度,积累程度高,固然经济增长的潜力高,但是绝对不是代表社会财富总量的最大。利润率高,说明这个社会筹资的效率高,可以在短时间内聚集起很大的资本,但是不等于说社会财富被真实增长了。在茅于轼的那个例子中,他实际上是指物质财富的真实增长,那么现实社会中,资本家追求的是利润的增长,这种增长是资本意义上的,代表了资本家对工人阶级的剥削程度,和物质增长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我们举个例子,资本家雇佣工人一年生产了150双鞋子,工人拿走100双,资本家拿走50双,资本家可以有两种选择。一个选择是自己把50双鞋子消费掉,这个时候整个社会物质没有任何增长,但是在投入产出分析中,我们得出企业年利润率50%这个结论;另一个选择是资本家把50双鞋子拿来投资,那么这个时候经济是增长的,但是这个增长不一定是社会财富的最大增长,它实际上主要是一种低水平的重复增长,也就是增长到那些容易实现高积累的产业中去。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投入到鞋子产业中去,因为这个年利润率是50%,那么我们投入100双鞋子,年底就变成了150双鞋子,这个时候的年经济增长率和利润率是一致的,都是50%。资本家把归于自己的50双鞋子,自己不花,用于雇佣新的工人,再生产出更多的鞋子,那么生产出来的鞋子,社会共享,资本主义说这个就是实现了社会财富的最大化。其实大谬不然啊!

为什么利润最大化不能带来社会利益的最大?什么样的资源分配能够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呢?我们再更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假设这个社会是由若干不同的小社会组成的,每一个小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这些产品包括鞋子、汽车等等,如果这个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为50%,那么我们就需要所有小社会也保持同步,原则上所有产品都要和这个社会整体的经济发展速度保持同步增长,我们常常说的可持续增长实际上就是这个意思,也就是要保持经济发展的平衡性。那么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每个企业都追求利润最大化,最后个别企业的利润率就是社会平均利润率,也就是说所有产业的资本积累程度都是一样的。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在鞋子工业投入100双鞋子,年底我们就会收获到150双鞋子,但是我们在汽车工业投入100台汽车,这个世界绝对不会出来150台汽车,它只是我们投入100台汽车的成本,带来了150辆汽车的收入而已。那么这个时候的汽车产业,由于追求社会平均利润率50%,所以成本极高,产量极低,大量的社会资源被投入到鞋子工业上面去,用于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投资明显不足。那么这个时期,即便是我们的社会有着极高的利润率水平,即便是这个社会由于竞争实现了利润率的同一化,但是这个时候的社会资源分配也一定是畸形的,发展比例严重失调,根本就不可能实现社会财富的最大化,我们实现的仅仅是利润最大化。

所以我们看到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本主义,它在企业的利润率方面维持了社会的平衡,社会平均资本收益率是一致的,但是在物质财富的增长方面是不平衡的,各行各业的发展速度极其不一致,社会资源分配严重倾斜,所以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会有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周而复始,让企业破产,重新建立起社会平衡。那么为什么我们投入100个鞋子,可以变成150个鞋子,而投入100台汽车,就变不出来150台汽车呢?因为这个鞋子的生产,是一种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固定资产比重很低,这样的产业,我们想要多快的经济增长速度,都非常简单,只要我们人为的压低劳动者工资,提高整个社会的积累程度就可以实现了,但是汽车产业,属于资本密集度很高的产业,发展都是一点一点的,它不是一个单纯的劳动力投入的问题,它根本就变不出这么多东西,即使我们把劳动者的工资压到更低,也就是我们把积累率提到更高,它在硬件上也不可能具备这种快速增长的能力。

资本主义的效率最大化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意义上的假想,它假设企业利润都可以作为投资,并转化为物质财富的实际增长,但是由于这种机制本身的致命缺陷,它的增长伴随了极大的增长不平衡性。它把整个社会的积累部分,都集中在了低水平的、能够支持产业快速扩张的产业上面,比如说鞋子工业,但是这个社会发展根本不是仅仅依靠鞋子就可以完成的。资本主义之所以叫做资本主义,就是因为它不是建立在这种劳动密集型基础上的社会,而是建立在以大机器工业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基础上的社会,后者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这个矛盾很大程度上被掩盖了,它的消极一面被它的积极一面所掩盖了,但是资本主义越发展,矛盾就会越突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最早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矛盾和混乱,指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计划、按比例的原则。凯恩斯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改良,广泛利用政府积极干预经济这一社会主义的手段,成为当今资本主义世界普遍实施的准则。

我们很多的人完全都不明白这个道理,包括当代中国主流经济学家,他们盲目崇拜自由化市场经济,排斥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他们把鞋子工业和汽车工业放在一起考察,把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放在一起考察,质疑国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他们要求我们的汽车工业追求与鞋子工业一样的平均利润率水平,但是他们完全不懂,如果我们的汽车工业实现了和鞋子工业一样的利润率,我们今天的中国老百姓怎么可能买得起汽车?我们今天10万一辆的汽车,如果卖到50万元一辆,中国老百姓还买得起吗?

至此我们知道,所谓的效率化最大化一定是在整个社会实现平衡发展条件下的,单纯依靠提高社会积累程度或者说利润率,经济发展是不可能平衡的,我们得到的最大化其实只是数字游戏。利润的作用既可以是实现社会积累,用于新建和扩建项目的建设;利润的作用也可以是均衡市场价格,通过价格传导机制,引导社会资源的分配。前者是它的积极和进步的一面,后者是消极和落后一面。那么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所有的积累原则上都是企业利润实现的,不允许有政府行为出现,所以它的资源分配也是由利润引导的,它的整个经济发展都是不协调的。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资本的积累过程,由于每个国家积累的程度不同,所以广泛形成了世界不同国家的不同产业分工格局,那么有的国家人均工资高,更多的是因为他们的前辈为他们这一代人做过很高的积累。积累实际上也是一柄双刃剑,因为积累高,经济增长就快,未来的社会收益就高,但是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我们当代工人阶级要勒紧腰带过苦日子。那么以中国目前的经济状态,我们工人阶级要为这个社会做多大的积累呢?

我们举个例子,一个工人师傅制造了100双鞋子,然后要向国家上税,在中国增值税一项,就是17%,加上其它的杂税,以目前中国情形,大约是30%左右。其次是企业利润部分,我们银行给企业的贷款,年利率大约是7%,那么企业利润率至少也要在10%以上,实际上民企应该更高。两项加在一起至少有40%,留下不足60双鞋子,我们按60双计算,这个是我们的名义工资。这里面我们要交养老保险金,个人交工资总额8%,单位交20%,算起来就是17双鞋子,这部分被社会用于统筹了,也就是花了,你自己未来的部分,后人为你统筹,这个时候我们剩下了43双鞋子,这个部分我们称之为居民可支配收入。我们的可支配收入中,平均有三分之一以上是用于住房支出,以一个二线城市房价6000元/平方米考察,其中有三分之二是地方土地财政收入,属于地方预算外收入,大约有10双鞋子被地方政府以土地出让金形式拿走了,实际上剩下的就是33双鞋子。我们再来看积累部分,我们为国家上交的税用于财政支出,那么一般来说,财政支出有30%是政府开支,也就是支撑各级机构和组织运转的,剩下来的就是用于民生和社会发展,这里面有不少逐步走向了产业化,所以算做积累,比如教育、医疗、交通、电信等等。我们把财政支出区分成日常开支、公共建设、产业化三部分,为简化期起见,我们各部分都算成三分之一,最后这部分也就是10双鞋子计入积累, 另外我们老百姓储蓄率大约是50%,我们可支配的43双鞋子中约有21双鞋子可用于积累,加上企业利润10双鞋子,养老保险17双鞋子, 地方土地收入10双鞋子,一共有68双鞋子我们可以用于积累。这部分用于积累的部分,我们首先要存入银行,以2012年国民经济统计公报的数字,全国银行贷款余额和存款余额比是68%,也就是我们存款中平均有32%没有花出去,央行有个存款准备金制度,另外还有超额存款准备金制度,不管商业银行主观上也好、客观上也好,这个商业银行花不出去的部分,央行可以通过发行基础货币的方式消化掉。发行的基础货币,央行用外汇占款对冲。它说明我们原来有100双鞋子,但是实际上我们有68%×32%,大约22%的部分是不能用的,这个22双鞋子被央行拿走了,借给美国人了,所以我们才会有这么多美元储备。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现在的100元只相当于原本的78元的购买力,我们的名义上剩下的33双鞋子,实际上只有26双。

中国近年经济发展很快,这个也说明我们国家的积累程度很高。100双鞋子,劳动者名下只有26双,即使我们把养老金统筹部分算到自己名下,17双×78%,约13双,政府支出和公共开支用去20双×78%,约16双,剩下的45双鞋子,则是劳动者创造的、但是不在劳动者名义下的社会积累。那么这么多的积累,我们大部分都是通过政府税收、政府的预算外收入、政府债务、存款准备金等实现的,它比企业利润部分对社会积累的贡献更大,是国家用来平衡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力量。从本例的分析来看,45双鞋子中,只有10双×78%,约8双是由企业利润贡献的。我们如果要推行自由市场化经济体制,并且我们依然需要保持高积累下的经济增长,那么我们就需要让所有的社会名义下的积累,全部转化为由企业的利润产生,这时候的企业利润将比过去高出好几倍。由于政府不能主导资源分配,由于国有制企业的退出,那么这些社会名义下的积累理所当然的统统归入了私人资本的手里。这么多的财富都落到中国资本家的手里,别说是未来中国工人阶级分不到,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缺陷性,最终的积累也无法成就经济的健康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就是用来保证资本家利益最大化的,它不过是碰巧在资本发展的原始阶段,以资本家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完成了资本的高积累,它不会也不可能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我们到了重新评价和认识市场经济的时候了。

二○一三年五月三十一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5-31 18:03:55
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事实,说明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更有效,今天中国的强大以及人民生活的提高,主要是中国走了一条市场经济的道路。

现在市场经济的问题,不仅是解决不了资源优化配置问题,而且,主要是债务积累性增加问题。

另一个问题是,有什么“主义”能潜代资本主义,没有。资本主义的确存在严重危机,必然会发生大崩溃,但崩溃过后,还是资本主义,周而复始,历史没有更好的选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31 18:42:47
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事实,说明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更有效,这个是事实,所以再为马克思辩护就没有意义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31 23:52:10
现在还争论这种问题,有意义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1 08:53:58
马列光 发表于 2013-5-31 18:03
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事实,说明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更有效,今天中国的强大以及人民生活的提 ...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们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那么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今天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成就我们是不能否定的。改革开放实际上是两项工作,一个是改革,一个是开放,那么中国经济有这么大的变化,直接的作用是开放。有人曾说过,这个世界和美国人做朋友的,最后都富了,和美国人做敌人的,一直还都这么穷,这个话说出来有点尴尬,但是揭示出了国际贸易的一个真实情形,也就是国际贸易对于贸易的双方都存在巨大的比较利益,不仅仅是因为我们中美两国产品在价格和品种上的巨大互补性,也在于我们通过开放引入了资本,所以这个就是仅仅是开放一个问题了,我们还需要改革,我们还需要引入资本家,资本家再带来他们的资本,所以小平同志搞了个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存,但是这个不能代表资本主义就是一个好东西,它只是一个对症性的东西,在你的身体有一定症候的时候,发挥它一定的作用,但是你不能因此就指上它了,你不能抱着药罐子当饭吃。
那么资本主义最大的作用,在于它的资本快速积累能力,所以资本家压榨和剥削劳动人民,企业的利润就可以快速增长,我们管这个东西叫资本家的原罪,管这个东西叫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这个东西发展下去,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社会财富的分配也极不平衡,那么极不平衡好不好呢?当然是不好的了,社会资源极大浪费!市场经济因为追求利润,所以疯狂追求资源的浪费,它可以在一个很短的时期内,快速的把这个社会的资源消耗干净,那么劳动力是一个资源,它就快速消耗劳动力,土地是一个资源,它就快速的消耗土地,它根本就不去管在既定的资源下,社会效益最大,因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房地产企业的建设周期都相对很短,所以你看到全国都热衷于房地产开发,开发出来的房子放在那里空置,空置率很严重,土地面积不断减少,要不是袁隆平的发明,一半的中国人早就饿死了。
我们这样的体制,能走到今天,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没有完全市场化,保留了社会主义积累的一定空间,更主要的是我们国际自由贸易格局,支持这个不平衡发展,因为自由贸易是全球的平衡,但是对于不同国家来说,它是分工,如果我们中国认同这个分工,我们中国人不需要什么科学进步,我们中国人就为美国人做做玩具、服装挺好,那么我们实际上就更不需要资本家了,你一个做服装的或者玩具的,搞那么大的利润做什么,我们又没有那么多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国的人口红利也到头了,少一点资本家,少一点利润,少一点积累,让劳动者多点工资,多点收入不是更好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1 09:09:56
尚湖游击队 发表于 2013-5-31 18:42
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事实,说明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更有效,这个是事实,所以再为马克思辩护 ...
日本鬼子投降的时候,全国90%的工业在东北,之前叫满州国,日本人从满清后期就开始投资建设,所以当时东北比中国其他省市,发展更快,那时候流行闯关东,大量人口移民东北,满铁是当时日本最大的投资公司,我们东北有很多的日本资本家,殖民者,中国人苦力的干活,但是比在自己的老家强,东北的物资源源不断的流向日本,日本人造枪造炮,打我们中国人,有很多有骨气的东北人,加入抗联反抗日本人,也有很多人喜欢做亡国奴,拥护日本人,还有人做了伪军,因为日本人给他吃的。
所以吧,我觉得认识一个制度的好坏,我们需要一个觉悟,不能有奶就是娘,你要看看这个制度的本质是什么,是不是为日本人的侵略服务的,是不是为资本家成为不劳而获的剥削阶级服务的,要站在民族和国家的角度,未来的角度,别资本家扔块骨头,自己的骨头也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