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9317 21
2013-06-03
陈灯塔老师,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金融学副教授。
研究兴趣:
金融经济学,金融衍生品

教育
博士 (金融学)          厦门大学(财政金融系)             1998-2001
硕士(系统工程)       厦门大学(系统科学系)              1995-1998
学士(自动控制工程)西安交通大学(自动控制工程系) 1991-1995

工作经历
2009.03—,                        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WISE),金融学副教授
2006.07–2009.02,             华侨大学商学院,金融学副教授
2005 年10 月2006 年6 月,  厦门大学金融系,副教授
2003 年6 月到2005 年9 月,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学商学院(深圳)助理教授
2001 年7 月到2003 年6 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后

讲课
主讲核心课程
近五年来,所有的教学全部采用英语/双语教学(WISE 的课程皆为英语教学)
金融工程(本科、研究生),国家精品课程
金融经济学(研究生),开放课程
金融数学 (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必修、选修课程
必修:应用金融计量(本科、研究生)
选修:金融计算(研究生),固定收益证券(本科生)
培训:TeX排版艺术(研究生)

专著
陈灯塔,2012,应用经济计量学——EViews 高级讲义,北京大学出版社

(全书两百万字,卓越、当当和京东网上五星级好评)



问答汇总
Q1:坛友楚西秦南:
陈老师您好,相比国外发达国家和香港的股市,国内的股市总是让人难以捉摸,在沪深两市上市的许多股票,看上去都不太符合我们在书本上所学习的那些知识。有人说,大陆股市就是国有企业套利的工具,像一些好一些的企业,都跑到外面去了,百度在美国上市,腾讯在香港上市。请问您怎样看待这些问题呢?

A1:
坛友您好,我认为,国外的股市,也不符合书本上的那些知识(模型)。教科书的内容,通常有严格的假设条件,与现实是有差距的。我们必须时时刻刻牢记模型的局限性。
国内的股市有特殊的背景,新兴加转轨,监管一直没有摆正位置。我个人感觉更多的是巧取豪夺,中小投资者牺牲很大。
跑到国外上市,要能赚国外的钱就好了,可惜,往往是奉献(主动要求被掠夺?)
网络股到国外上市,个人感觉:一者国外上市对他们来说更方便,二者风险投资者更希望不在大陆上市



Q2:坛友weilann:
请问:关于金融学的研究生,读研是不是说要有志于从事研究和学术呢?中国的(金融学)研究生都在做些什么?如何了解这些信息呢?(问题不好的话,楼主可以批评再忽略,只是现在比较迷茫,突然了解到企业招聘学历不是很重要,学习不一定要再花三年时间通过读研完成,自问为什么要读研?我现在大三。)
A2:
我认为,对于个人来说,考研要有钻研学术的兴趣,以后不一定要搞学术研究,但选择考研时要有兴趣,而不是为了找工作,被逼上研究生的。那也是死刑缓期执行而已,而且年纪大了,很多事情反而更没有竞争力,特别是女生,还面临当妈妈等问题。
研究生都在干什么,我不是很清楚。我接触的研究生都不错,他们都很珍惜读书时间,很用功,努力吸取知识,不功利(例如攀比论文数量),沉住气很重要。
要了解研究生在干什么,多和他们交流,比如闲聊,一起吃饭,等等。
企业工作和学校学习是两种环境,差别很大。往往重新洗牌。保持上进心,说不定到时候您出来招聘,您的大学同学博士刚毕业,来当你的副手,您可以自豪的在公众场合介绍说:“这是我的助手,新科博士”


Q3:坛友swei007:
陈老师:在用Eviews进行状态空间的建模时,需要给超参数赋初值,能不能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赋初值的方法?
A3:
这个真的没有灵丹妙药。
我想,该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的问题,可能有特定的方法),有时候还要靠运气。
我那本书的 p959有些建议,比如先估计简化模型,得到结果作为复杂模型的初始值。


Q4:坛友Kslior:
陈老师我有一题想要请教:在学习处理经济模型时,几何分布滞后模型普遍存在着Koyck变换所带来的随机误差项的自相关及随机误差项与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问题,一直没有彻底地想明白....请老师指教.....
  谢谢老师。
A4:
这问题我不是很清楚,但我的讲义的p569的例子,是不是可以提供帮助?
用状态空间模型,很清晰。如果转换成非线性ARMA,结构复杂许多


Q5:坛友眼中噙泪:
我是一名硕士研究生,想问老师:(1)目前国内在经济学实证研究方面,一般选择哪个软件进行分析?(2)我们在做研究的时候一般以中国或者各地方的统计年鉴为原始数据来源,可是现在统计数据的可靠性遭到了很大的质疑,那么请问老师,我们在做研究写论文的时候应该怎样抉择?
A5:
要精通某个软件,但不要被单个软件束缚。
软件的选择根据问题本身以及软件的方便性(软件的功能,取得该软件的成本等)。大部分学校都配备多种软件,建议混合编程,比如EViews可以调用R,Matlab可以调用 EViews 等等(我的讲义附录D.8有介绍)
数据方面,年鉴是一数据来源,要得到更好的数据,投入的成本很大。比如,有一投资农业的期货公司,对中国农产品的产量的了解,比农业部还准确。他们派农业调查员到田间,了解长势和虫害;通过卫星核实播种面积等等。数据选择,只能找可得到的,是有些无奈,因为研究要让别人也能重复。


Q6:坛友kfywt:
陈老师您好:我最近一直在看林文夫的计量经济学,贵校博士生考试目录制定的就是这本书。我看到第三章大样本理论,我想问的是:(1)大样本理论看起来好像在“天上的东西”,但是怎么“落地实践”呢?(2)大样本理论结论很漂亮,但是前提假设不比有限样本假设条件少,检验起来是不是非常麻烦?
A6:
大样本理论是要求较大的样本量,得到漂亮的统计分布,通常为标准正态分布。比如,有个统计量,我一下子忘了更具体的,大概需要70万年的汇率数据,才能收敛到渐进分布,这种就只有理论意义了。70万年对于大样本,可能还是可以忽略的小样本(相对)。现实是不能用的。还有的统计量,30-50个样本就收敛了,这种用起来就一般没有问题。
落地实践,大概就是要给出仿真结果吧,有限样本下,结果如何。
当前计量书看到的,基本上是大样本理论的应用了(我的专业不是计量,可能有误)。有限样本下,往往需要加上独立,还得不到分布的解。检验需要求出分布,才能进行检验。因此,大样本就是救星了


Q7:坛友anlian:
老师 ,您好。我是学财务管理的,现在大二,马上就大三了。财务管理的专业课程大二才开始学(我们是大类招生然后分流的)我们老师不止一次的强调我们本专业一定要懂金融,懂资本市场,想请教金融市场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您如何看待金融和财务管理的关系。
A7:
您说的财务管理是否就是会计?
会计注重历史,已经发生的。金融着眼未来,比如为将来的现金流(金融资产)定价。从现金流的角度看,一个是过去,一个是未来。
但两者不能完全割裂。我经常看到金融学的学生考注会,而会计学的学生考CFA之类的。
我是从工科转到金融的,财务管理如果是指公司金融,懂资本市场是当然的了


Q8:坛友Linner02:
老师您好!
在金融序列分析过程中,到底数据量的多少是一个比较好的样本呢?
比如说一般的年数据,日数据,以及现在的高频数据,数据量差别不是很大的时候用模型都能拟合,但是效果各异,样本的选择难以确定出一个比较一般的规律。
其次,分析过程一般先取对数、差分然后检验,拟合模型,在拟合模型的过程中经常发现用来判定模型的acf、pacf难以定阶,只能根据模糊概念来试算推测。这样的方法似乎不是非常严谨!
作为一个初学者,想问老师像这样的问题中应该如何应对?

A8:
金融计量问题,我感觉越来越离开金融问题,更多的是统计的成分了。
统计我是门外汉,但金融计量问题,我想还是更多的回归到金融问题上。
当前,至少可以在做之前,先问自己,我见该模型的目的是什么?预测,样本外预测更重要,经济意义比统计意义更重要。等等
acf pacf 是用在arma吧?现在通常不这样用了,用信息准则来选,比如我的讲义p980的例子。当然,信息准则也会出现冲突,作为应用,没有特殊理由的话,建议选择模型比较简单的



Q9:坛友caixiaqing:
陈老师,国内金融衍生品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但是衍生品依赖的基础价格,利率,汇率,以及股票价格等都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市场,陈老师,您如何看到中国衍生品市场未来的发展?您觉得未来衍生品市场会重蹈股票市场的覆辙吗?
A9:
我认为很可能,而且可能更激烈。
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环境,还在发育之中。
衍生品是应风险管理之运而生的,但容易被投机者劫持,加上交易所有利益冲动,当前监管能力不足等。很可能喊着谨慎的口号,却去冲刺。或者打右灯,向左拐


Q10:坛友raiman:
陈老师
1. 能否给我们推荐一份金融学教材名单,或者国外的金融学syllabus,让我们了解下国外的金融学教学情况以及国外金融学博士的培养要求;
2. 目前衍生品和资产定价研究上似乎有些误区,很多文章纯粹为了套计量模型,能否在这方面给我们指点一二;
3. 从您的EViews书中可以看出您对latex相当熟练,可否考虑下在论坛上办个latex培训班?

A10:
国外金融学的培养,估计大家不知不觉会以美国的为标准。美国培养金融学博士,似乎进行了数量限制。mit sloan 的金融学博士项目,可以参考。但注意,各个学校的有各自的特色。我浏览过,但没有系统记录下来。
衍生品和资产定价方面,当前的文章读起来,很大一部分是在比拼统计模型(不见得是计量模型,计量模型相对有经济含义)。我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期货的套期保值:最早大家都认为,期货和现货标的资产价格同涨同跌,因此1:1套保是最优的。1960-70s,认为是最小化价格风险,即最小化方差的套保比率,但大家基本上使用的是无条件的方差进行优化,少数认为需要条件信息的,直接把期货和现货建立动态计量模型,却忽略了期货价格的收敛问题。还有,为了能套统计模型,将不同的期货合约数据,形成所谓的连续数据,模型越来越复杂,离套期保值问题越来越远。
资产定价方面,大家最熟悉的CAPM,大家都认为是均衡模型,但我没有看到价格和数量被同时决定。等等
LaTeX培训我在整理中,希望能开成班。我要求选我指导的学生,都去学LaTeX,博士生,更是必须的,指导的拔尖本科生(相当于美国高校的honor项目),也要求用LaTeX跟我交流,习惯用LaTeX做读书笔记。LaTeX学会了,就嫌word难看,没有效率,等等。
LaTeX 所想即所得,我已经多年没有使用word了。特别是我那本讲义,如果不用LaTeX,估计出不来


Q11:坛友linzhongta:
陈老师,您好!最近很多人在讨论家庭金融的话题,老师,您觉得这个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是什么?
A11:
是,这是重要的问题。我们已经有公共的金融(财政),企业的金融(公司金融),个人金融却发展滞后。
个人金融将进入较快的发展期,这是当前现实决定的。可以关注 个人重大意外风险,税收安排,退休计划,不动产投资,大笔支出,组合调整(如在通胀期配置成负资产)等


Q12:坛友乐此不疲的双鱼:
目前,我国存在着金融经济的繁荣与实体经济疲软并存的现象。对于“虚拟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脱离,资本空转,金融泡沫化”的论断,您有什么看法?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到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脱离实体的大繁荣下金融风险是否在加剧?
A12: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Q13:坛友TonyCui:
陈老师您好:
金融学的研究现状确实让我有点小小的不安,整个研究领域更像是一场数理金融的盛宴。更有一种说法认为:要做金融研究,本科是工科背景,比如说像陈老师这样的。我想问,如果数理水平不够高,是不是意味着在研究方面就没有发展空间?如果不是,那么发展的空间在哪里?谢谢。
A13:
当前追求的是显示研究,把数学当成万金油,哪儿都要抹一点。
数理水平高,可能在推导数学模型时有用,但进行大是大非的判断时,数学往往一点都用不上。
如果您喜欢数学,自己学起来不会有什么问题。我不妨说个小秘密,十几年前开始,我等航班时,都是看数学书,一看就入迷,航班延误不会等得难受。
如果数学看了头疼,看些经书、史书,不要折磨自己去研究数学符号。研究方面,的往往是可以不用数学公式表达的。

Q14:坛友灰灰:
陈老师您好:我最近对Variance Gamma在Option Pricing上的应用很感兴趣。请问您觉得类似VG过程这样的Levy Process未来会在期权定价领域取代高斯过程成为主流假设吗?
A14:
我是反对该潮流的

Q15:坛友闲云_:
陈老师您好:目前量化投资在国内比较火热,我想请教您:您认为纯的量化投资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还是以量化为手段结合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的路会走的更长呢?谢谢!
A15:
传统的方法,往往是最后最有效的解决方法
基本面拥有是需要的,但他没有模型
量化是需要的,但往往被发挥其不利的一面,模型很多,只是信仰而已,坚信下面的5秒钟会那样
技术分析居两者中间。
从“信仰”角度,量化只相信几秒几分钟,技术分析几天几星期,基本面几个月几年
我的几个朋友说,他们的投资,量化和技术分析总共通常只占利润的30%上下


Q16:坛友jocelyn4526:
请问陈老师:(1)动态因子模型所提取的“公因子”,为什么可以任意从自己研究的视角出发,进行主观解释?是因为外部冲击的综合影响均涵盖在了这个公因子的含义之中了么?(2)未来的研究中如何规避实证辅助大于理论创新这种情况的发生?近来的论文都加大了在实证部分的投入力度,对论文理论探索不够深入,这是通病么?该怎样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呢?
A16:
(1)我没有搞清楚您的动态因子模型指什么
(2)严格的实证是很难的,面临的问题往往比理论模型多。理论模型抄袭一下就被抓,实证抄袭抓起来很难,换点样本就大不一样,还有造假很难验证(编辑部,审稿人都没有精力或者能力验证)。现在的问题是大家为了饭碗,当研究回归为兴趣的时候,该问题就解决了。


Q17:坛友青春的故事:
陈老师您好:
    我想问一下关于我们国家的金融行业不开放,我们在这种环境下如何去评价经济当中很多不能获得贷款对经济的影响?    如果释放贷款需求,对个人贷款力度和风险我们要如何规避?
A17:
我还不是很明白您的问题。全世界金融业都是管制的行业

Q18:坛友leavesyehui1991:
陈老师您好,对于即将成为王亚南经济研究院研究生的学生,在这暑期3个月应该做些什么准备?能给我们一些建议
A18:
啊,睡三个月的觉,好美
我建议还是休息吧,看些闲书,放假了,就是休息,最多是躺在床上思考点学术问题,海阔天空的想

Q19:坛友hiderm:
陈老师,请推荐几本金融计量学的比较好的教材吧!入门级、高级各一到两本即可。
A19:
金融计量,一定要先学金融知识,然后再谈计量
金融学实际也包含宏观和微观啊,所以金融计量嘛,入门的话,学入门的经济计量就可以了,比如老古的经济计量学精要等
高级的,感觉都是专题了。比如高级计量的书好多,但看文章时,发现他们用的比高级计量还高级(复杂)。因此,高级方面的,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吧。我读博士的时候,EC/VEC是专著,现在则也出现在本科生的书中

Q20:坛友longtom:
陈老师,您好,我是学经济的,经济和金融到底是什么关系?学经济的一定要精通金融吗?我就对金融不是很感兴趣。。。但是一跟别人说起是学经济的,别人就会问炒股之类的问题,很是尴尬。。。还有个问题,华尔街一群数学天才在那研究出各种金融衍生品,那些复杂的衍生品对经济发展真的有促进作用吗?我觉得华尔街就是骗钱的,老师您怎么看?
A20:
生活上,金融和经济似乎没有太多分别,电视上也是财经新闻,两者结合一起。学科上,金融的特点是不确定性以及动态性(跨期)等
复杂的衍生品往往是概率的练习题,需求基本不存在,或者很小,没有流动性,不能形成市场。这估计就是您认为骗钱的地方。
衍生品是必须的,复杂衍生品是要被限制的,通常是害人的。

Q21:坛友马丘比丘:
陈老师,在做动态面板GMM估计时,要不要加上时间虚拟变量呢?  加上之后所有的变量都变得不显著了。实际操作时应该如何取舍呢?
A21:
这个需要更具体的信息。
我讲义p699的例子,也许能提供一些帮助

Q22:坛友秋天的木头:
我想请教陈老师,关于如何学好高级计量经济学。在下这方面的基础比较薄弱,我已购买您给我推荐的古扎拉蒂的书作为基础打算重新起步,这肯定是不够的,那么在您看来,我是不是应该多做题,或是多找两本这方面的书辅助学习呢?
A22:
如果是要研究计量理论,更基础的东西,如现代概率,大样本渐进理论等等要学的
如果是应用,依赖某个软件学习,是不错的。我学习计量,就依赖EViews,并整理成书出版。
多做题的话,不是做模型推导的题目,而是做应用题,找个目标进行分析,收集数据,软件实现,结果解读,经济解释。。。

Q23:坛友maxili1983:
请问老师,我是经济学博士,也会一些编程语言,例如Sqlserver Access ,GAMS SPSS SAS Quantum Eviews 等乱七八糟的都会一点,请问对学习经济学能起到帮助作用吗?
A23:
不怕千招会,只怕一招精
还是要精通某一个就好。这些是工具,肯定是有帮助的,当需要的时候,就发挥作用了


陈灯塔老师7月EViews应用提升现场班:
https://bbs.pinggu.org/thread-2208329-1-1.html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我要注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6-3 10:17:14
谢谢狂人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3 21:46:56
你好,帖子可以转载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3 22:55:25
这老师好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4 08:33:1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6-4 08:38:57
whj0451 发表于 2013-6-3 21:46
你好,帖子可以转载么?
请先联系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